第四百零三章 妥協與接管-《燃燼之龍》
第(3/3)頁
這次演講也標志著塞琉西、卡山德徹底走向對立面。
在這場演講后,“向卡山德復仇!”“殺死異教徒!”的口號不絕于耳,日落之城,乃至于整個塞琉西境內都群情激憤,已然將這曾經的同胞當成了真正的仇敵。
而與此同時,許多塞琉西人也變得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剛從戰爭的泥潭中脫離的塞琉西王國無法抵擋卡山德犀利的神裔軍團,害怕這片土地再度淪落敵手,被戰火所覆蓋。
于是,這群塞琉西人們將目光投向了拜龍教戰爭的功臣、如同神降般拯救了塞琉西王國的勢力——燃燼帝國的身上。
即使是向來驕傲的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帝國的傾力援助,塞琉西人不可能在短短數年的時間內戰勝拜龍教會,收復故土。
更何況近日來,塞琉西境內流傳著不少小道消息,例如“凱修斯陛下是真正的太陽神眷者”“燃燼帝國得到了神圣法德蘭的傳承”。
甚至有“燃燼皇帝是阿曼納塔陛下降臨于世間的圣者,在統一神圣法德蘭后便會重登神位”這樣離譜的消息流傳。
一時間,在短短數日的時間內,崇敬紅龍皇帝、聯合甚至臣服于燃燼帝國的聲音甚囂塵上,逐漸在塞琉西境內成為主流。
而曾經大力推崇塞琉西自治、擁護王室旁系的聲音愈發微弱,最終在帝國特務的活動下消失于陰暗處。
而在這短暫的時間里,數以十萬計的被稱為“星辰隕落者”的人類涌入城內,他們瘋狂購置房產,搶占地皮,大有占領整座城市的趨勢,成為日落之都內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新歷1793年6月28日,帝國首席大臣、燃燼皇帝特使郎普到訪日落之城,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人們夾道歡呼、萬人空巷。
經過三天的緊密商討,雙方簽訂了《燃燼帝國政治、經濟一體化條約》《關于塞琉西地區的歸化方案》《共同治理條約》《塞琉西復蘇計劃》等二十八項條約。
這些條約被后世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們統稱為《日落協約》,對帝國南方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在條約中,帝國將在剛剛經歷戰爭、百廢待興的塞琉西地區投入大量資金,以工代賑,大力進行開發,爭取讓這片土地從戰爭的陰影中擺脫,重新恢復繁榮。
而作為條件,塞琉西需要服從帝國的統籌規劃,進行征兵服役,成為帝國偉大藍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塞琉西王國按照地理位置、經濟條件、氣候環境等要素劃分為七個省份,成為帝國繼安澤塔、北交界地、艾瑟爾以后的第四個總督大區。
而時任的塞琉西總督正是曾經帶領當地民眾推翻拜龍教統治、在落日災難中拯救無數民眾的“南部英雄”——艾德利安。
然而只有這位塞琉西總督自己知道,在失去大部分親信手下以及帝國職業官僚大量進駐后,他恐怕只會成為一個用以標明“塞琉西自治”的吉祥物。
不過神圣法德蘭帝國的崩潰到底沒有過去多久,在舊帝國范圍內還有不少根深蒂固的“復國主義者”,維持著身為法德蘭人的刻進骨子里的驕傲。
——就連被拜龍教會清洗過一遍的塞琉西地區也同樣是如此。
盡管燃燼帝國自我宣傳為法德蘭法理的繼任者,但當塞琉西地區真的淪為燃燼帝國的一個總督區后,那些較為保守的地區反應尤為激烈。
他們將這次會議稱為“法德蘭真正的覆滅”“屈服于巨龍的墮落”,將那位艾德利安總督稱為“龍奴”“無恥的叛逆者”,甚至有當地的舊貴族率領私軍發動叛亂,準備投靠卡山德王國。
那里儼然已經成為這群舊貴族們最后的“樂土”與精神家園,至少他們的國王流淌著的還是那位“太陽王”的血脈,而非龍血。
但在三天后,艾德利安公爵便率領嶄新的塞琉西陸軍親自出征,成為總督的他對曾經的同僚似乎沒有絲毫手軟,揮動屠刀,將叛亂者盡數剿滅。
塞琉西東部,蒙特拉克坡地。
艾德利安騎在一匹長著赤色鱗片的高大龍血駿馬上,注視著眼前遍地的殘破尸體、汩汩流淌的血泊,目光中透出黯然。
他將做工精致的手槍別至腰間,隨即握緊手中的韁繩,在心中暗道:‘抱歉了,曾經的同胞,我也不想做到這種地步,但我別無選擇。’
‘這都是為了塞琉西。’
艾德利安深吸了一口氣,高聲命令道:“清掃戰場,準備回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