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華娛:高衙內他想當影帝》
第(2/3)頁
即便電影院的4K屏幕上,依舊可以做到完美無瑕疵。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
這看似只是提高了一點畫質,但背后蘊含的商機與市場卻是巨大的。
因為這說明演員的重要性再次降低了。
虛擬偶像開始變得和真人沒有什么區別,甚至可以像真人一樣演電影了。
比如十年前為了打開市場,數字王國便聯系周易影視合作拍了一部實驗性質的電影。
高飛只簽署肖像權的授權協議,那邊直接便找了一個身形和他差不多的新人演員上了。
最后經過后期一處理,竟然完全和高飛演得差不多。
至少對于一般的商業片來說,這種程度的表演已然足夠了。
比如那部實驗性質的《鬼吹燈·前傳》,最后就拿下了將近34億的票房。
最重要的是,經過后期核算在演員成本方面的開機足足減少了將近一半。
因為有點名氣的演員都用的是技術替換的。
而當這個消息傳出之后,國內還沒怎么樣,好萊塢的影視公司便蜂擁而至了。
畢竟這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不過這個消息對于演員來說,則有些喜憂參半。
看似他們簽個授權就能輕輕松松的賺錢,甚至可以同時演一百部電影。
但傻子都知道這樣肯定會有反噬的。
至少如果真有誰敢一年演一百部電影,那么估計用不了半年觀眾看見那張臉就會煩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對于新人演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噩耗。
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銀幕上的優秀演員會越來越多。
在這種情況下,新人演員想要出頭會比過去難上百倍不止!
這不是高飛危言聳聽,而是一個已經在發生的事實。
就比如高飛自己,早在十幾年前他就退圈了。
可是在周易影視和數字王國的聯手下,電影院里依舊每隔一年就有他出演的電影上映。
就這還是周易影視仔細研究過的頻率。
為的就是可持續發展,將高飛這張臉當做一個影視IP來運營。
可以預見的是,日后出道的新人不僅要和同齡人比,還要和每一個時代最優秀的演員同臺競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