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要開個學堂-《三國大陰謀家》
第(2/3)頁
“好,好,好!
子玄年紀輕輕,居然有這么深遠的眼光,真乃上天賜予大漢之人。”
劉備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大儒盧植的門下求學。
盧植的門下有幾千人,劉備也是混了個熱鬧,靠著這層關系,才認識了同學大軍閥公孫瓚,開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士族大家,劉備不是不想拉攏,可那些把自己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士族又哪里有什么興復漢室的雄心壯志,又哪里看得起織席販履出身的劉備。
哪怕劉備現在已經雄霸一方,在他們的眼里,也不過是老革、兵子,運氣好而已。
劉備打心眼恨死這些人,卻不得不用他們。
不然他們聯合起來非暴力不合作,劉備的手下就只剩下一堆文盲了。
“若能有學校,教化寒門子弟,必是大漢之福。
只是圣人學問都在那些豪門手上,書籍難得,片刻之間子玄又要去哪里索要?”
“書籍紙張都不用漢中王操心,我得奇人傳授造紙、印刷之術,到交州后頃刻就能完成并推廣。
到時候紙張將不再昂貴,
不管是荊州、交州、還是蜀中,人人都能傳抄圣人的學問,讓我大漢人人能寫能書,自然人才輩出,
到時候天下之人皆仰慕我大漢之德才,自然是人心所向,不戰而有三分之勝!”
趙昊一席話說的劉備熱血沸騰。
他看著趙昊年輕英俊的臉,似乎又想起了十多年前在隆中的草廬,也是一個激動的年輕人縱橫瀟灑,為他在一片漫長的黑暗中指出一條新路。
趙累籍籍無名,居然有這樣才學經驗的兒子。
這簡直是天神賜給我大漢復興的依仗啊!
劉備突然起了一個念頭,他沉思一陣,又站起身來踱步幾圈,豁的一下轉過身來,興奮地道:
“子玄,你的學堂收什么年紀的學生?”
“以后肯定要建立從蒙學開始逐步向上的機制,但現在草創,臣決定以短訓為主,訓練基層軍官,為未來北伐培養人才。”
“好,待我會蜀中,給你找一批學生來。”
劉備手下的許多將領都是一群大老粗,連帶自己的兒子也沒啥文化。
這可不是后世一人得道兒孫都自動能接受優良教育的年代,
天下大亂,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打仗,當武將的天天都很有危機感,哪有空管教自己的兒孫。
兒孫輩也大多15歲就拿起武器上戰場,讀書論道什么,除非他爹給他們找了個有文化的媽,不然都是不存在的。
劉備想把各軍將的兒孫組織起來,送到趙昊的學校學習,再通過他們去教更多的人,頃刻間就能讓劉備軍團的面貌耳目一新,
這倒是跟趙昊的設想不謀而合,但很明顯,劉備的念頭不止如此。
“等你在交州站穩,覺得時機成熟后,
不只是各軍將的兒子,我打算把阿斗也送去,你替我好好管教。
若他不聽管教,你盡管責打,實在不聽,具表奏與我便是。”
趙昊心中怦然大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