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傳統藝術-《三國大陰謀家》
第(3/3)頁
趙昊拍拍士燮的頭顱,有點意興闌珊。
“這天下,不是從來就是這樣的,也不應該是這樣。
你枉讀圣賢書,枉活八十載,卻還抱著這天真幼稚的念頭。
這天下的世族都如你一般,便是聯合起來,在我面前,也不過土雞瓦狗一般。
說來你不信,我們背嵬軍還有點小小的愿望——”
他深吸一口氣,卻又緩緩吐出,
“算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士燮怔怔的看著趙昊,八十載的歲月如電光般從眼前閃過。
當年他從交州一路步行去中原求學,也曾謙卑認真,以遵守圣人教誨為榮,以大漢天下為念。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忘記了自己的初衷,變成了這樣的人……
“趙昊,九真和日南還在我們的手里,南蠻雍闿大軍將至,你又要如何應付?”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趙昊守衛夏口迎戰孫吳萬眾尚且不懼,害怕幾個蠻兵不成?”
“我有一個條件,答應我,我幫你收服九真、日南。”
“說說看。”
“后世的史書,如何評價我士燮?”
人老了,初心沒了,想著的除了子孫的榮華,更多的是身后之名。
這也是一種傳統美德。
“只有最后的成功者,才有機會褒貶他人。”
“若你功成,不許把我寫進佞幸傳、酷吏傳。”
趙昊笑了。
“放心吧,佞幸傳都是衛青、霍去病這樣的人杰,酷吏傳里也有張湯、杜周這樣的人杰,你還沒資格跟他們并列。
我塞不住后世悠悠之口,但若我有機會寫史書,會給你記上一筆——
你曾是一個漢室的忠臣,為大漢的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最后因為野心膨脹而死,但生前的功勞大于罪過,勉強還是一個能吏。”
士燮從沒聽過被人如此評價自己。
他沉默了許久——
真的是許久。
“趙昊,雍闿為益州大族,手下并不團結。你……一定有辦法。”
“受教了。”
“交趾少有戰火,我也不想看著百姓蒙難。”
又當又立,可以。
“我的大兒子士廞在孫權的手上。
他為人至孝,年紀也不輕了,受不了這折騰。
孫權的使者一提他,我就……我……我有苦衷的啊!”
“他不會死。起碼我不會殺他。”
“謝謝你,那我就放心了!”
手 機 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