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談判-《朕又不想當皇帝》
第(1/3)頁
如果韋一山真的讓他去幫忙,那么最關鍵的便是怎么分這個錢!
眾所周知,三和達軍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但是,衡量成敗的主要指標是“收入”!
和王爺的意思很明確,一場仗打下來,沒有賺錢就是“賠錢”!
三和人怎么可以做賠本買賣呢?
這是不可接受的!
三和大軍每次出征,都必須計算好收益,不能打沒有收益的仗!
因為賠錢不算立功!
不立功就沒有封賞!
三和軍中,大多數都是年輕氣盛的,他們完全接受不了自己“失敗”。
所以,造就了如今的三和官兵,特別是主將,特別“貪財”。
可惜對軍中那些擅長打打殺殺的大老粗來說,“理財”是一項技術活。
三和軍紀嚴明,不能屠城,不能劫掠百姓,一座城池攻打下來,即使敵軍的倉庫不是空的,也只能勉強抵得上大軍消耗!
在三和軍中,有一個會“理財”的專業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論學識他王小栓不及梁遠之,論武功他不及韋一山,論運氣,他不及余小時和崔根仁這幾個呆子,論天賦,他更不及和尚、瞎子這些人了!
但是,他王小栓也不是一無是處,論經商,別說白云城,就是偌大的三和,能比得上他的都不多!
無論是韓東升還是梁遠之,都有想把他收為己用的想法。
只是他與韋一山好不容易從將屠戶的狼窩下逃脫,怎么可能輕易入虎口?
他們響應和王爺的號召,“寧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積極創業。
只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明明有賺大錢的機會和能力,因為沒有主角的氣運,最后只賺了一點小錢。
后面聽信孫崇德的話,入了苑馬寺,也同樣沒有“官運”。
雖然偶爾有氣餒,不過,也絕不會放棄!
有機會絕對要抓住!
更何況是有軍隊做依仗!
“你想分多少?”
韋一山笑著問道。
王小栓低著頭在心里盤算了好長一會才抬起頭,瞇縫著眼睛,緩緩地朝著韋一山伸出三根手指,咬牙道,“我的能耐你是知道的,保證不會虧錢!
我要這些,不算多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