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效仿先賢-《朕又不想當皇帝》
第(1/3)頁
“那你可真是個人才,”
林逸再次看他,也不覺得面目可憎了,“你說說,你以前要是這么會做人,又何必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南陵王趕忙道,“攝政王說的是,幸好攝政王及時感化,臣才能及時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林逸把手里的鳥食一把撒進了魚塘里,雖然已經入秋,但是池塘里的魚兒依然活躍的很,競相爭食。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時遷。
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
林逸見此景,有感而發(fā)。
“攝政王博聞強識,臣佩服不已,臣自譽博覽群書,像這首詩,就未曾讀過。”
南陵王這次吸取了教訓,不敢再夸林逸的才情。
眾所周知,他這個弟弟狗屁不通。
談“才情”簡直是對文學的侮辱。
現在念的這首詩肯定是有上闕的!
只吟了下闕出來,大概是忘了!
瞧瞧這記性!
“這首是前朝一個詩人寫的,可惜記不全了,大概意思是鶴與雞爭食。”
林逸想當年寫網文的時候,沒少在詩詞上下功夫。
像這一首,主要還是因為生僻字太多了,他記不太全了。
“攝政王能替這寂寂無名之人把這千古絕句繼續(xù)傳唱下來,實在是功在千秋。”
南陵王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還是忍不住在腹誹,你是怎么有臉說出來的?
想到這里,他居然有點懷念他三皇兄了。
他三皇兄文武雙全,當世才度,待他亦是如沐春風,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哪里像這個不學無術的九弟!
完全不懂什么叫兄友弟恭!
他這個做哥哥的,站在他面前居然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而且,待沈初、金波等人也非常苛刻!
如此待功臣、將士,怎么能籠絡的住人心呢?
不怕寒了底下人的心嗎?
沈初這些人也是夠賤的!
怎么就沒有一點骨氣呢?
有必要為這種人賣命嗎?
他真替他三皇兄不值啊!
居然能輸給這種“潑皮”!
果然如他外祖父所說,時也命也!
“難怪你三皇兄要帶你混,你這嘴啊,太會說了。”
林逸笑著道。
“攝政王謬贊。”
南陵王心里還是止不住的得意。
他四皇兄但凡會說一點人話,就不至于落到今天這個田地。
實在是愚不可及!
“行了,你去看看他們這一家子聊的怎么樣了,差不多就開飯了,兄弟我餓了。”
林逸催促道。
“是。”
被指派為跑腿的,南陵王沒有一丁點的不悅,立馬就往大堂去。
到了大堂,伸頭一看,見一家子安安靜靜的站在兩排,晉王居中坐著,便笑著道,“皇兄,餓否?”
晉王被問的不明所以,愣了愣神后,“皆聽攝政王吩咐。”
“如此便好。”
在晉王不解的神色中,南陵王又騰騰的跑開了。
站在林逸身前的時候,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
林逸笑著道,“你何必如此著急。”
南陵王陪笑道,“攝政王請!”
林逸初入和王府的時候,就把晉王強搶的民婦放出了一些,剩下一些側妃、丫鬟、仆役也實行自愿原則,大門敞開,只要愿意走的,不但不攔著,還給盤纏。
一下子走掉了五六十余人,即使如此,眼前大大廳里還是濟濟一堂。
光是側妃,就有十幾個!
再加上晉王的二十余個兒子、女兒,足足四十余人!
林逸自愧不如。
“坐吧。”
林逸帶頭坐下后,“開飯吧。”
居然無一人敢落座。
晉王猶豫了一下道,“一幫子婦孺,豈能與攝政王同坐,與禮不符。”
林逸笑著道,“既然各位嫂嫂侄兒與我一同吃的不自在,那就另外開一桌吧。”
晉王拱手道,“多謝攝政王。”
程多兒上前把一眾婦孺帶了出去,偌大的大廳里只剩下林逸三兄弟。
南陵王從丫鬟的手里接過酒壺,親自給林逸和晉王斟酒,“能與攝政王和四皇兄同飲,實在是人生幸事。”
晉王站起身舉著杯子道,“臣先滿飲此杯!”
林逸依然坐著,看著他昂著頭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然后同樣端起酒杯道,“話說回來,咱們兄弟多少年沒在一起喝酒了。”
南陵王等林逸喝完,再次給他斟滿,“攝政王日理萬機,我等實在是不敢多有叨擾。”
“你啊,又說空話了,希望咱們兄弟呢,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林逸慢慢悠悠的道,“我希望兩位哥哥明白一個道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套路和技巧都是鏡花水月,最后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凡想摸著他過河的,都是一場空。
“謹遵王爺教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