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校內試映-《光影大玩家》
第(1/3)頁
7月中旬,港島娛樂圈地震。
“舞影行動”帶走一大批人,包括音皇楊老板和藝人總監霍女士。
至于過程怎么樣,程玉安并不關心,因為結果就是不了了之。
一個人旅行會不會感到孤單?
別人也許會,但程玉安不會。
他有太多的地方想去而沒有去,他有太多的美食想吃而沒有吃,路上有太多的陌生人他想聽聽他們的故事。
這是一個創作者最自由的時刻。
浪了一個月,直到7月底,被程靈鳳一個電話罵回來了:
“你還要玩到什么時候!我不在公司你也不在,《狙擊電話亭》過兩天試映,還不死回來!”
程玉安只得灰溜溜地返回京城給程靈鳳賠罪。
回來后,又被程靈鳳說了一頓,這才氣消。
《十八歲的天空》已經被東方衛視買走,拍攝也在收尾階段。
《狙擊電話亭》演員不多,兩個男主,兩個女主,一個警察,就5個人,再加上導演,六個人站在臺上也剛好。
北電有個傳統,學生拍的電影一般會先在學院內部試映,看看師生的反饋。
當然,一般沒什么好話。
現在的師生,自詡先鋒藝術,對商業片嗤之以鼻,大部分試映電影都會被噴的體無完膚。
聽說有的導演被當場噴哭過。
久而久之,噴試映電影成為學生專利——老師不大好開口。
有的學生還暗暗比較誰噴的更狠,噴的更好。
程玉安戰戰兢兢地帶著《狙擊電話亭》來到學校劇院。
侯克名主持這次試映,見程玉安坐在臺下不說話,笑道:“緊張了?”
“嗯。”程玉安老實承認,“就希望等會兒學弟學妹們罵得別太狠,嘴下留情。”
“你還怕這個呢?你以前在學校怎么罵別人的?這回到你了吧。”
“嘿嘿。”程玉安在校期間也沒少干這種事。
只能說是風水輪流轉。
《狙擊電話亭》是一部很純粹的商業片,就是奔著票房去的,程玉安已經能想到觀影學生會怎么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