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五章 賀歲檔的碰撞-《光影大玩家》
第(1/3)頁
原時空《風聲》在道具上花了不少錢,甚至為了還原歷史實物,還特地去美國借道具。
但到了程玉安手里,這筆錢就省了不少。
不過,《風聲》畢竟是年代戲,在程玉安的要求下,服化道都力求還原當時的風格。
程玉安帶著劇組又是翻閱史料,又是實地探訪,還去博物館借人家的館藏來仿制,這活兒可一點都不輕松。
程玉安這邊忙的腳不沾地,時間悄悄進入12月,來到一年中最重要的檔期——賀歲檔。
陳開歌導演的《梅蘭芳》打響第一炮。
也不知道總局怎么想的,《梅蘭芳》本來定在12號,結果突然提檔到4號。
這一通操作打亂了院線的陣腳。
但陳開歌牌面依然有,首映下午6點黃金檔開場。
第一天到凌點6小時的放映時長,全國收550萬,到第二天5號,首映結算950萬,首映日票房合計1500萬。
成為本年度最賣座的文藝片。
那個拍《霸王別姬》的陳開歌又回來了?
鬧呢!
這次《梅蘭芳》的差評發酵得比《無極》還快。
首映觀眾一出電影院就開始吐槽:“青年梅蘭芳與十三燕斗戲,梅蘭芳開啟他的時代這段戲,簡直是完美。演員、節奏、故事、人物、意蘊著著都在點上,畫面精美,尤其是戲園子唱戲的場面,很有當年《霸王別姬》的感覺,讓人感覺京劇實在是太美了。”
“看了《梅蘭芳》第一部分時,覺得真是沒白買票,想著陳凱歌終于拍了一部好電影了。可是,這種感覺停留的時間并不太長,黎鳴版的梅蘭芳現身時,節奏、情節開始拖沓無聊起來。”
“論扮相黎鳴倒也不太差,文質彬彬,跟我們想像中的梅蘭芳蠻接近的。但是,他除了一張看不出表情的臉和壓著嗓子外,毫無吸引力。”
“章紫衣飾演的孟小冬出現,場面稍微活潑了些。黎鳴和孟小冬分別后的哭戲,還有日據時代,梅蘭芳蓄須宣布罷演,含淚倒在發布會上,都打動了觀眾。可是,這些點滴的感動,挽救不了整體的失控。”
“邱如白(孫洪雷)和梅蘭芳開場時有一點斷背的感覺,到了后面就完全看不出來了,他們好像就成了工作關系,‘情’沒表現到位。”
“陳虹演的福芝芳,找孟小冬勸她離開梅蘭芳那場還行,但和找上門的孫洪雷的吵架,大哭大叫的像個潑婦。”
觀眾最不滿的,便是陳開歌的“庸俗化”傾向:“梅蘭芳和孟小冬只要對戲,就是唱《梅龍鎮》(《游龍戲鳳》),這段戲唱詞很庸俗,很意淫。為了取悅觀眾,陳開歌簡直是自降格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