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影節-《光影大玩家》
第(2/3)頁
程玉安在港島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參加今年的魔都國際電影節。
但今年遠程很重視,《Hello!樹先生》和《鋼的琴》都有機會得獎,你說去年大賣的《黑暗面》和《初戀這件小事》?電影節看得上這兩部片子?
電影事業部總裁陳芷奚和總制片人江雪柔都帶人到了現場。
江雪柔還特地參加了“電影大師班”主題論壇。
這個論壇是電影節點名要遠程參加的。
因為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是有關新人導演的培養。
現在業界公認,遠程培養新人導演最成功。
韓嚴憑借《黑暗面》躋身億元俱樂部,田羽升和蘇綸也完成了自己的熒幕處女作。
看著只有三個人出來了,可培養一個導演需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五年能出一個就阿彌陀佛了,遠程兩年出了三個已經算極其高效了。
江雪柔在臺上分享經驗:“其實我們沒什么秘密絕招,說到底就是老帶新的模式。不光是寧皓、烏爾扇這些已經成名的老導演,公司有經驗的制片人,監制,每年都有帶新人的任務。”
“我特別同意剛才馮曉剛導演說的,新人導演一上來不能給他們定太高的票房任務,要允許他們虧錢,但制片成本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就算虧我們也虧得起。”
“就像我們公司的韓嚴導演,第一部片子《少年巴比倫》虧得他兩年沒緩過來,但其實那片子成本才500萬,公司從來沒怪他。后來玉安又帶了他兩年多三年才有了《黑暗面》。”
遠程的模式大家都知道,但很不好復制。
你見過什么時候馮曉剛給新人導演當制片當監制?
一起參加論壇的還有吳白鴿,他對新人導演的培養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市場對新人一開始很難接受,這對投資人來說就有了很大的風險,宣傳的時候就要打出老人的招牌。”
說的就是蘇兆兵的《劍雨》,吳白鴿不想捧他出來?
但市場和投資人不認蘇兆兵啊,最后還不是掛了個不倫不類的“吳白鴿作品,蘇兆兵導演”。
誰都知道老帶新最有效,但誰都沒遠程那樣得天獨厚的優勢。
遠程手握院線、宣傳(微博)和電子票務(淘票票)三大平臺,就算不借助老人打宣傳,也有充分的渠道打響新導演的名聲。
再有,遠程的電影電視劇,有充分的盈利渠道,票房當然是一塊,還有一塊的收益很多人會忽略。
那就是遠程科技游戲部門做的影游聯動。
《畫皮》的游戲收益是票房和版權收益的十倍不止,第二部上映在即,讓之前冷清的游戲服務器又熱鬧起來。
《武林外傳》這種打情懷的電影,做出來的游戲,收益更高,五六千萬閉著眼睛賺。
更別說《步步驚心》這種爆火的作品了,晚電視劇半個月上線,當日注冊量就超過300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