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UAM-《光影大玩家》
第(3/3)頁
一到議事餐廳,飯菜吃到一半,兩人才透出真實來意:他們想要遠程發(fā)行《賽德克·巴萊》。
他們以為程玉安在威尼斯捧場了《賽德克·巴萊》,也說了幾句好話, 就表明他很喜歡這部電影,應該會選擇發(fā)行這部電影。
怎么總有人拿程玉安當凱子呢!
吳白鴿是小馬簽約導演,你不去找小馬你來找我?
小馬都不要的片子我會要?
在威尼斯那是場面話,這都聽不出來?
說兩句客氣話又不會少兩斤肉,你還當真話聽了。
程玉安也不說話,就由著魏德勝諞。
什么拍戲多辛苦,籌措資金有多困難:
“我應該是灣島電影史上臉皮最厚的導演了,每天都在借錢,導致灣島企業(yè)家們都把我拉黑了,一聽我的名字就把電話掛了。”
好故事,接著吹!
再說一句我就被你感動了。
魏德勝說:“程導在威尼斯也看了《賽德克·巴萊》,質量是非常好的,發(fā)行這部電影一定會有錢賺的。”
借錢拍片的時候你可以跟投資人談理想談情懷,談發(fā)行的時候就得直接點談錢了。
魏德勝懂這些。
但是程玉安知道,發(fā)行這部片子鐵定虧錢,這片子內地票房1700萬。
我發(fā)個錘子啊!
程玉安不接受:“我并不想發(fā)行《賽德克·巴萊》。”
“為什么?”魏德勝真的覺得這是部好片子,但是他和吳白鴿見了很多發(fā)行方,都沒談下來。
“第一,作為一部商業(yè)電影,《賽德克·巴萊》太長,太挑戰(zhàn)觀眾耐心了;第二,內地觀眾未必會對灣島原住民的抗日感興趣,因為內地的抗戰(zhàn)片已經夠多了。”
“我看不到這片子的發(fā)行盈利前景。魏導,抱歉,謝謝你的招待,我還有事,先走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