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紅包多多-《超級搶紅包系統》
第(3/3)頁
地心說、日心說和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2世紀,.托勒密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行星體系模型地心說。
托勒密的地心說示意圖
托勒密的地心說示意圖
地球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為了說明行星運動的不均勻性,提出行星在本輪
上繞其中心轉動,而本輪中心則沿均輪繞地球轉動。20
1543年,.哥白尼所著天球運行論正式提出了“日心說”觀點,21認為太陽是行星系統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繞太陽旋轉。地球也是一顆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樣自轉,一
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樣圍繞太陽轉動。在中世紀的歐洲,托勒密的地心說由于符合神權統治理論的需要,一直占有統治地位。為了捍衛日心說,不少仁人志士與黑暗的神權統治勢力
進行了前仆后繼的斗爭,付出了血的代價。22
1609年,.開普勒的開普勒三定律揭示了地球和諸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發展了日心說,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打下了基礎。231608年利普賽發明望遠鏡后,
伽利略立即加以改造并指向蒼穹。1610年,伽利略發表了劃時代的著作星際使者,朦朧的銀河原來是無邊的星海,皎潔的月亮竟然布滿了環形山,燦爛的太陽哪知會有黑子,
而金星的相位變化和木星的4顆衛星恰恰是日心說最可靠的證據。2425
1687年,.牛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使哥白尼的學說獲得更加穩固的科學基礎。26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兩片測試鏡面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兩片測試鏡面
天文望遠鏡的誕生帶來了天文學的第一次革命。隨著天文望遠鏡等觀測和分析儀器的問世和改進,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愈加清晰豐富。望遠鏡的每一次發展、突破,都促進了天文學
的重大發現和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飛躍,對數學、物理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產生重大影響,并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28
河外星系
在哥白尼的理論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層恒星天上的光點。
1584年,喬爾丹諾布魯諾提出恒星都是遙遠的太陽。
18世紀上半葉,由于.哈雷對恒星自行的發展和.布拉得雷對恒星遙遠距離的科學估計,布魯諾的推測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同。
18世紀中葉,.賴特、.康德和..朗伯推測說,布滿全天的恒星和銀河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首創用取樣統計的方法,用望遠鏡數出了天空中
大量選定區域的星數以及亮星與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獲得了一幅扁而平、輪廓參差、太陽居中的銀河系結構圖,奠定了銀河系概念的基礎。
、、、、、、、、、、、、、
139
作者作者說這是非正常章節,不久后就會修改為正常章節。請登錄起點中文網看這本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