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大學擴招之前。 大學生這個稱呼真的是天之驕子一樣的存在,并且沒有太多的水份。 國家對大學生也是十分的重視,只要你是憑真本事和學識考上大學的,不但吃飯免費。住宿費也是免費的,并且每月還發放18元生活費,可知道那時工廠的學徒工工資才十八元!有的同學根本就不需要家里的銀子,甚至節約點還可以給家里寄錢。 還有班費用于班級搞個活動什么的發獎品,集體活動野餐等,結余的年終用于聚餐。零花錢理發什么的,外出吃飯素面一碗8分錢,奢侈一點臊子面一碗一毛六。生活費18元已經很高了,記得當時一個工廠徒工工資也是18元,生活標準相當高了! 特別是八十年代,每年寒暑假錢與糧票都發給學生,暑假較長能領30多元,近50斤糧票,寒假較短,能領20元,近30斤糧票。 而且畢業后還包分配工作,而且都是公務員和好單位之類的工作,這讓后世的大學生是無法想象的。 當然,包分配既有好處也有弊端,要服從分配,分配了你不愿意去,檔案袋里增加一條“不服從組織分配”,嘿嘿,此后到任何國家控制的單位,你都會被“高看一眼”。 那怕不是大學生,是中專生,賀子龍記的那時候也有鄰居家的兒子考上后。住校生每月交6.5元伙食費,當然,家里經濟困難的,可申請助學金(特困生,如孤兒可申請全額助學金,學費、伙食費全免)。 考上師范學校和其他地方中等專業技術學校的,則是學費、伙食費全免,但不會發零花錢;考上軍隊中專校的,是學費、伙食費全免,且每個月還發零花錢。 有考上工學院、醫學院的,他們并非不交錢就上大學,家里經濟條件好的,所有錢都要自己交,條件不具備的則可申請數目不一的各等助學金。 除此之外,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國高考招生實行的是“雙軌制”。 什么意思呢? 就是分數不夠,鈔票和關系來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