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快更新重生之高門寵媳最新章節!驕陽灑落一地碎芒,亭外荷花粉荷葉綠,姣麗景致一氣呵成鋪陳宣紙之上,和王擱下畫筆,轉頭看向欲言又止的和王妃,不由悵然一笑,“我難得清閑,想著陪你賞荷煮茶,你倒心不在焉。” 和王妃歉然,挽起袖子幫和王凈手,到底忍不住憂心道,“轉眼又是一年,皇上南巡的事成不成行兩說,南面行宮的事卻鬧得六部出了不少齷齪,我聽說地方官司都有打到京城里來的。這,這總歸好說不好聽。” 她和李英歌年歲差得大,私心里拿李英歌當女兒似的小輩看,自然愿意李英歌寵冠后宮,又怕李英歌因此背負罵名。 “婦人見識。”和王善意一嗔,包著帕子擦手,細細解釋道,“皇上不愿選秀是因,卻不是果。南邊地少人多,勞力供需早有畸形之勢,有人鬧官司才好,鬧起來了才好動一動南邊的人和事。皇上等的,就是有人拿勞役說事兒,說得多了鬧得狠了,新政和稅賦才好改好推廣。 東北平定不過兩年,又地廣人稀,正是廣納賢才、擴增民戶的時候,南邊有缺東北就好補了。莫說皇上和內閣大佬早有協議,只說康大人那副剛正作派,若是皇上此舉真個’勞財傷民’,又豈會光看連襟之情,不顧家國大義,占著左都御史的職司不說話? 還有那位聲名在外的忠叔。他這幾年就沒再出過南直隸,帶擎著當地商會,你猜他要眾籌’建行宮’的資金,頭一個找的是誰?母后娘家那幾個在江南做鄉紳的遺腹子侄! 父皇常駐西苑,雖和皇上時常互通有無,但到底不再管事兒了。所謂富不過三代,能不能改換鄉紳門楣,指望的是正當政的皇上。他們心里明白,當地的官紳商賈,同樣明白。’南巡’不是重點,重點是皇上的態度,和他們的態度。” 和王妃越聽越赫然,心頭卻是大定,說罷公事難免又記掛起私事,囁喏半晌咬牙道,“王爺,你看把四丫頭說給承恩伯府如何?” 李英歌走完皇后冊封大典后,李家授賜承恩伯爵,李承銘遠在定北候、張楓麾下,雖仍頂著百戶軍銜,卻已是正兒八經的承恩伯世子。 和王夫婦恩愛和睦,子嗣不少,四小姐和李承銘年歲倒是相當。 和王訝然,“四丫頭和承恩伯世子?這,這差著輩分呢!” 和王妃話既出口,反而坦然,“論輩分亂,宗室才是翹楚。低頭嫁女,只要人才好還在乎這些虛名做什么?” 她想著李英歌和李姝或嬌憨或爽朗的性子,對謝氏這個準親家一百個滿意。 和王略猶豫,“過兩日是承恩伯府喬遷宴,你……先探探承恩伯夫人的意思?” 承恩伯府的喬遷宴辦得十分低調,張燈結彩的府邸景致熟悉又陌生,李姝閉著眼都能找著路,睜眼看著原李閣老府變做承恩伯府,腦中劃過失而復得四字,圓潤的臉上不由揚笑,鉆入遠離宴廳的暖閣嗔怪道,“娘倒會躲清閑!害我險些被那些個夫人、奶奶纏得脫不了身不說,您讓和王府的四小姐幫您待客,又是鬧的哪一出?” 謝氏瞥一眼李姝再次顯懷的肚子,拍拍炕讓座,不答反問,“你瞧著人才如何?” 李姝頓時一臉八卦,“瞧著倒不像和王妃,小小年紀頗有些爽利潑辣。是您看上和王府了,還是和王府看上小承銘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和王殿下、和王妃外柔內剛,膝下幾個孩子的性子倒是立得早扶得穩。”謝氏吃瓜子不吐瓜子皮,咔嚓咔嚓嚼出一嘴香,“和王妃看著懦弱,關鍵時刻可從沒糊涂過。她拿短簪劃拉明妃那一手,暗地里流傳開后,那些個明著一套背地一套的‘驕矜’貴婦哪個還敢再輕看她? 有其母必有其女,你要是也覺得四小姐好,那就沒跑兒了。和王妃私下跟我通過氣了,過兩年四小姐及笄后,等銘哥兒回京成親也成,直接往東北送嫁也成,就沖這不拿驕不做作的實誠話兒,要你你應不應?” 李姝點頭,撫掌而笑,“有其母必有其女?娘,您這是順帶夸自個兒呢?” 謝氏表示對喲,保養得白胖的手怒甩一把瓜子仁,李姝被堵嘴,眼珠子一轉,就見隔扇貴妃塌上窩著一團小小身影,正一拱一拱的坐起身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