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換心攻略》
第(3/3)頁
但不搭理晉王可以,卻不能不搭理晉王拋出來的問題,真相被隱藏,朝臣們和百姓們只知道燕王生死未明,派出去救援的人又遲遲沒有消息傳回來,時間拖得越久,燕王生還的希望就越小,那么,重立儲君的事情,就成了西楚目前最重大的一件事。
是立,還是不立?
朝中分成兩派,爭論不休,民間百姓們也議論紛紛。于是凌寒原本準備安排的滅秦的計劃,不得不暫時擱淺,沒有儲君穩定國中形勢,林閣老和韓察都不約而同的反對滅秦,哪怕是有條捷徑也不能走。一統天下很好,但不能以動搖西楚根基為代價。燕王被刺這件事不處理好,那就是動搖西楚根基的大事,任何事情都不能相之相比。
事情到這份兒上,不跟兩位重臣透底兒似乎是不行了,但夏憫卻給凌寒獻了一策,叫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燕王的事情,瞞得過重臣,卻瞞不過夏憫,因為衛王府里,潛伏著的暗子,都掌握在夏憫的手里。身為太監總管,夏憫本不該獻策干政,不過滅秦之心,他和蘇憐是一樣的,他甚至還猜出,凌寒為什么急著要滅秦。
他們所有人的心思,都不過是希望能實現顧鳳尋的愿望,在他下一次發病救無可救之前。所以明知不應該,夏憫還是這樣做了。
明修棧道,明著派出大量人馬去救援燕王,搜尋楚地余孽,暗渡陳倉,暗里調集大軍,在秦楚邊境集結,只等付赤川一死,秦國內亂,就立刻聯手吳地劍勇軍,從兩面夾擊秦國,等大勝的消息傳回來,再把燕王遇刺的這口鍋直接扣到秦國頭上,讓西楚師出有名。要是凌寒樂意,還可以把主帥的頭銜送給燕王,只說燕王遇刺后及時脫身,隱在暗中主持了滅秦之戰,憑此功績,燕王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名望也會更高,運氣好些,說不能還能搏個“天命之子”的稱號。
別看只是個稱號,用得好了,既能提升己方士氣,又能打擊敵方士氣,好處多得很。
凌寒思量過后,采納了夏憫這一策,然后派出更多的人馬前往楚地,將楚地搞了個天翻地覆,卻秘密召回了鄭侯。集結大軍,秘密調往秦楚邊境,沒有鄭侯主持是不行的。
連林閣老和韓察都被蒙在鼓里,糧草調度、輜重運輸以及聯絡吳地的事,凌寒全權交給了方隱之這一脈的官員暗中進行。等到林閣老和韓察察覺到不對的時候,鄭侯已經把大軍集結得七七八八,差不多快進入秦楚邊境了。
隨后,凌寒就放出了燕王督戰的風聲,一時間,西楚舉國沸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