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77章 有跡可循-《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太和殿外經常舉行大型的活動,來往的人特別的多,多鋪幾層地磚也能使用的更久一點。

    另一個原因是朱棣是搶了侄子的皇位,在‘靖難之役’中殺人如麻,仇家太多。他害怕有人報復他,為了自己的安全,他把故宮的城墻全部加高,加高到了十幾米。即使是這樣,他還不放心,害怕有人會從地道潛入皇宮刺殺自己。

    所以朱棣在太和殿下面一連鋪了十幾層地磚,這樣一來就是一只老鼠,也休想能夠鉆進來。在這些工程完成以后,他為了保住秘密,命人把制作地磚的工匠全部毒啞,參與施工的人員更是被他全部處死,秘密也隨之埋葬在歷史長河中。

    皇宮中建有密道其實并不是什么秘密,密道在哪里才是秘密。以趙昺所知,在挖掘漢代未央宮遺址時,考古人員就曾清理出過密道。宋朝徽宗皇帝趙佶也有從密道出宮尋歡作樂的傳說,而朱棣的死對頭建文帝朱允炆從南京皇宮陷落前一刻,從密道中出逃更是成為歷史謎案。

    如此而言忽必烈在修建大都城順便修條密道也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而古代修建宮殿為了穩固,在打地基時往往會將粗大的原木先打入地里,上面再填入碎磚爛瓦,而后層層夯土建起高臺,在此過程中做些手腳,修一道深入地下的巷道并非難事。

    朱棣想必也明白其中的道道,而他的新皇宮是建在元朝皇宮舊址之上,難免有發現不了的密道仍然深藏地下。為了生命安全,干脆就接建設新殿之機,挖地三尺重新夯筑地基,又鋪設了十數層地磚以策萬全。

    有了前世的發現,又有大都皇宮中有密道的傳聞佐證,趙昺確信其中肯定修有密道。但是此事現下‘查無實證’,他總不能說自己還是夢到六百年后聽人說的。而他明白若是讓鐵穆耳成功出逃,這次北伐的成果起碼就要減去一半。

    要知道歷史上元惠帝果斷棄城出走草原,建立起北元,給大明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而趙昺也深知一個有組織的政權可以將草原殘存勢力整合起來,可失去組織的草原就是一盤散沙。事實上北元與大明朝南北分立,雙方糾纏了上百年,明朝多次發動北伐,直到自己亡了也未能將其徹底消滅。

    所以既然無法公開去查,就只能交給鄭虎臣暗中去做。其本來就是干‘臟活兒’的,時間長了難免陰暗些,對皇帝的猜測是深信不疑。但是派入宮中的探子一直無法探知,就是大總管方臣祐都不知道具體情況,也只當是傳聞。可這并沒有能打消二人的疑慮,反而更認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沒有辦法從內部獲得消息,趙昺兩人也不氣餒,換了條思路去想這件事。既然密道是用來以防不測來逃生的,出口定然是在城外,并會派人秘密看守。而大汗出逃肯定不會是一個人,要有大批人員扈從,且需準備充足的物資,如此便有跡可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