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截胡-《地仙正道》
第(2/3)頁
這里是往來入山采藥人和獵人們熟悉的地方,不拘是誰,都可以在這里夜宿。
木屋很簡陋,勝在安穩、能擋風雨、遮寒,屋內有壁爐和堆好的木柴,還掛著些曬干的肉干,來往的人用了多少都會記著補上多少。
這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在這一帶,這算是無言的規矩,也是一種習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指著山中的出產貼補家用的人們,總是會額外地多一份樸素的敬畏。
所以,這座小屋一直堅定地矗立在這里,幾百年內也不知被多少人修過多少次,重建過多少次。
屋內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總是用了又被添上,偶爾還會多上一些曬干的動物肉、木耳香菇等等菌類。
一年春夏秋冬,每隔三天、五天,總是會有來不及趕回家中的入山采藥人、獵人宿在這里。
這一天,仍是白天,太陽高懸天空,卻已經有客人到訪。
“小狐貍,躲什么呢?乖乖地跟我走,不然啊,就把你賣給那些獵人。”
來人是一個背著藥筐,握著藥鋤的少年人。
他背靠著大門,對著屋子一角喊著。
“真的不出來?”
又等了一會兒,少年好似沒了耐心,眉頭輕皺。
“嘿,那邊有十來個獵人,天上還飛著五只老鷹,地下跑著二十多條犬,這虎丘山才多大點地兒,要不了兩個時辰他們就能把這片兒翻上一遍。到時候,你可就藏不住了。”
“要知道,這老鷹的眼睛,可銳利著呢!從天上往下看,那是清清楚楚!這狗的鼻子呢,有多靈也不要我來說了,你們去村里偷雞吃的時候也沒少被狗攆。怎么樣,現在還不肯跟我走嗎?”
還是沒有反應。
少年不耐煩了,雙手輕輕一揚,幾道寒光一閃,屋內的簡陋家具紛紛化為木屑,卻沒有傷到墻壁。
遍地木屑之間,躺著一只小小的白狐幼崽,跟老鼠差不多大小,眼睛半瞇著,驚慌失措原地繞著圈兒,形態可掬。
“原來是這么小一只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