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挖墻腳-《回檔一九七八》
第(3/3)頁
手機能替宜華帶來多少利潤,香江有媒體做了猜測,他們預計在這十年內,宜華手機銷量有可能會超過一千萬臺,打算每臺替宜華帶來六百美元的利潤,那么僅是手機一項,便能替宜華帶來六十億美元的純利潤。
李默同樣不同意這種說法。
首先宜華每臺手機純利潤沒有六百美元,平均起來,一臺純利潤大約只有五百美元,若是將各個直銷店的月供、人員工資除掉,勉強只有四百美元略出一點頭。
不過若是加上高通、臺積電、宜寶、寶華與華碩的利潤在內,又要超過六百美元。
其次,李默為了購買專利,以及收購一些有專利的小公司,前前后后合計花掉了四十余億美元,研發也陸續投入了十幾億美元,雖然不僅是手機一項技術,它們也要算成成本的。而且研發不是到此就停下的,以后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才能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往后去,手機會越來越便宜,即便宜華始終保持著尖端科技,在大勢所趨之下,價格也要漸漸跌掉一部分,利潤也會漸漸下降。
十年內,手機的銷售數量遠不會只有一千萬臺。
別的不說,到了02年僅是中國的移動電話用戶就達到了兩億戶,其中無線尋呼機用戶只有兩千萬戶,也就是到了那時候,僅是中國的手機銷售總量,可能就遠超過了兩億臺。
宜華與華碩聯起手,高中低檔手機會部進軍,到時候全球總銷量只有一千萬臺……兩家公司的高層全部自殺去吧。
但這個,沒有必要對李佳欣詳細說了,李默隨意地答道:“不錯,后面還有一些新產品,科技產品,不過手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拳頭產品。”
“魔術?”
徐世昌自豪地說:“李小姐,我們幾家公司確實是在變魔術。”
如果幾家公司,以及幾十所高校正在研發的一些產品,一一實現的話,包括華碩在內,都將成為新世紀到來,世界各家科技公司上面最明亮的明珠。’不說別的,李默名下各家公司僅是申請的專利就達到了三萬多件,當然,一半是流氓專利,不過還有一半,那是實打實的專利。
“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我這個百億負翁的負字,變成真正富裕的富字。”李默開了一個小玩笑。
徐世昌也呵呵一樂。
李默說百億負翁,那是一個笑話,像這樣高速發展的大公司,有幾個不欠債的,況且李默手中不是一家公司。
不過他對李默投資開發區,也不是很贊同,可能未來能收回成本,還會有所回報吧,但所得遠不如所出。以李默的智慧,這上百億,甚至兩百億美元砸下去,放在其他方面投資,十幾年后,說不定早就滾成了上千億美元。
各個媒體開始報道這種中文尋呼機。
但是有一個人很不高興。
劉巒雄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前段時間,我去了大陸,問一個大陸的朋友,你知道李默是誰嗎?我這個朋友兩眼茫然。為什么?因為大陸方面不讓媒體報道李默。”
“眾所周知,此次蘇聯解體,正是因為戈爾巴喬夫實施改革導致的結果,可以想象,看到這一點,大陸政策必然變得更加保守。”
“我在這里說一段故事給大家聽聽,1938年正是中國國破家亡之時,無數精英聚集在宜昌,進退不能。這時候民生公司的盧作孚力挽狂瀾,動員公司所有力量,投入到搶救人員與物資的戰斗中。正是因為他的努力,許多精英與大量機械設備,安全撤退到了大后方,也保存了中國民族工業的血脈,為以后持續抗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民生公司在宜昌大撤退中,損失慘重,據我所知,共有幾十艘船被炸沉或炸傷,一百多名員工壯烈犧牲。然而50年他不愿意去灣灣,回到了大陸,52年就自殺了。”
“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大陸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是不歡迎資本家的。也許迫于國際影響,大陸不會直接抄家蕩產,但會用其他多種方式,讓你走向破產之路。”
記者聽到這里,表示懷疑:“劉先生,據我們所知,李默許多資產是在美國,以及開發區,大陸用什么手段,能讓這些資產破產?”
劉巒雄繼續侃侃而談:“方法很多了,我就說簡單的,李默在大陸許多公司,是掛著合資公司名義開辦的,用此來享受種種稅務優惠政策,但李默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大陸人,只要一個政策變動,那么李默這些合資公司名義就會變成非法的,非法的,就偷稅了,以這個偷稅稅額,足以讓他關上十幾年,為了自由,什么也要交出來了。這是簡單的,想要來一個秋后算賬,方法不要太多。”
“劉先生,他可以選擇移民。”
“移民了,肯定沒有問題。關鍵他是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怎么可能會選擇移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