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號建安還舊都-《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第(1/3)頁
興平二年末,在閻行、段煨率軍沿途的護衛下,天子車駕緩緩駛入雒陽城。
漢室朝廷以及少年天子在經歷了遷都、東狩等波折之后,歷時五載,終于再一次回到了雒陽,
漢末的歷史,在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只是礙于歲末大雪漫道、路途不靖,漢帝國的大部分州郡還不能夠及時獲知這一個震撼的消息。
但到了新年開春,仿佛是為了響應“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口號,回到雒陽的朝廷改了年號,叫做“建安”,并且昭告天下,例行大赦。
這就是新春,也即建安元年春,漢帝國最震撼人心的消息。
與年號“建安”同步的,就是朝廷對此番護駕東歸、還于舊都的有功將士的封賞。
憑借擊敗李傕大軍、平定張繡之亂的赫赫功績,平北將軍閻行功居首位。
天子特下詔書,封其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領司隸校尉,武功侯。
其次是平東將軍段煨,封為征西將軍,重泉侯,領弘農太守事如故。
余下的如劉艾、董承、伏完、丁沖、鐘繇、伏德、董芬、韓斌、羅邵、趙蕤等一干護駕有功之臣也被封為列侯,一律加官進爵,追封東來身死的大臣官位名爵。
錄尚書事的閻行在此頒布之前,也過目審閱過天子賞功的制書,自然知道少年天子的賞功制書里夾帶了不少私心,作為外戚的伏完、伏德,宗室的劉艾,近臣的丁沖、鐘繇等人,紛紛加官進爵,憑借護駕之功,占據朝堂重要職位。
這是天子在借機拼命安插親信,防止自己接下來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啊!
但是閻行并沒有阻止,因為他緊跟著釜底抽薪,提拔、安插的心腹人手會更多。
按照漢家故事,閻行現下已經是位極人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水漲船高之下,麾下的一大批文臣武將也都紛紛加官進爵。
鷹揚中郎將甘陵錄功封為虎威將軍、冀亭侯,奉義校尉徐琨錄功擢為護匈奴中郎將、都亭侯,突騎都尉楊豐為偏將軍、都亭侯,奮威校尉徐晃為偏將軍、都亭侯,刺奸都尉閻興為裨將軍、關內侯,奮武校尉翟郝為裨將軍、關內侯,典農校尉曹鳶為裨將軍、關內侯。
其次如張遼被擢為討寇中郎將,魏鉉為強弩校尉,馬藺為捕虜校尉,典韋為中堅校尉,孟突為騎都尉,鮑出為突騎都尉,牛嵩為典農都尉。
余下有功將士,也依據軍功各有封賞不等。
在這一批封候拜將的勛貴將領之后,就是閻行麾下的文臣謀士了。
值得注意的是,閻行被封為驃騎將軍之后,儀同三司,持節開府,他治下原本管軍事的將軍幕府和原本管理政事的地方郡府合二為一,驃騎將軍府變成了軍政兼管的“霸府”。
原本幕府的幕僚,以及郡府的掾史,有一大部分合流進入到了霸府之中:
河東郡丞嚴授為留府長史,署諸曹事,兼河東太守事,封高梁亭侯。戲志才為軍師祭酒,掌軍機,封關內侯;裴徽為西曹掾,掌府史署用;周良為軍謀掾,掌校事;賈逵為司直,掌監察;孫資為主簿;毌丘興為司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