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仕宦顯達人常情(4)-《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第(2/3)頁
成國渠之事,去歲沒有趕工完成,今歲還是可以按部就班,逐步修繕、西擴的,但要是官職被免去了,那就不僅是今歲,連去歲的政績都一筆勾銷了。
正在這個時候,郿縣主簿也趨步小跑了過來,小心翼翼來到了郿縣縣令身邊,輕聲細語地說起了悄悄話,郿縣縣令聽完之后,面露猶豫,小心觀察著驃騎將軍的臉色。
這一幕剛好被杜畿看到,他皺了皺眉,徑直對郿縣縣令問道:
“可還有其他事?”
“額,丞君,鄙縣還有兩位從蜀地歸來的才俊之士,想要拜謁驃騎將軍!”
一聽到是這類事情,杜畿臉色也轉(zhuǎn)為嚴肅,扶風郡內(nèi)的成國渠沒有按時完成驃騎將軍的指示,已經(jīng)惹得驃騎將軍不喜,剛剛?cè)舴亲约汉烷L史嚴授排解,只怕他這個六百石的縣令就要被奪職問罪了。
這個時候,郿縣縣令來舉薦人才,實在不是什么合適的事情。
杜畿知道驃騎將軍平定關(guān)中之后,各郡縣的大姓豪強紛紛借著各種名由、四處請托,然后派出的自家的子弟前來拜謁驃騎將軍或各郡太守,所為的無非就是能夠被看中辟除,入仕為官。
但是這些拜謁求官的人群中,才堪重任的俊杰士子為數(shù)不多,占多數(shù)的還是逢源幸進之人。在這個時候舉薦人才,若真是才俊之士那郿縣縣令,或許可以將功補過,但要是只是幾個志大才疏、想一步登天的大姓子弟,那這個場面自己可就兜不回來了。
迎著扶風郡丞杜畿嚴厲的目光,郿縣縣令也是心里有苦說不出,心里埋怨主簿不識時機,但眼下也只能是硬著頭皮上前說道:
“縣里的這兩位才俊,原是避亂入蜀的大姓子弟。一位是孟達孟子敬,一位是法正法孝直,他們二人自稱是有通渠之策獻上,已經(jīng)提前趕來,在堤下等了許久,下吏不敢隱瞞,因此特地冒昧稟報。”
“哦,孟達、法正,從蜀地回返的?”
這時閻行也聽到了杜畿和郿縣縣令的問答,他聽到這兩個名字,也起了興趣,尤其是聽到兩人有通渠、入川之策獻上時,嘴角莫名掛起了笑意。
“將軍,這是否等回到縣寺,沐浴更衣之后再行接見?”
“不了,既然是來獻通渠之策的,那粗布葛衣相見,又有何妨呢,需知泡在水中的河工都是赤著上身、只著一條犢鼻褲的,且先看看他們有何過人之見!”
說完之后,閻行轉(zhuǎn)身看向嚴授,笑著問道:
“嚴公以為如何?”
“悉從將軍之令!”
見到素來注重上官威儀的嚴授這一次也不反對,閻行笑了笑,這就揮手讓親衛(wèi)給自己拿一雙草鞋,并讓郿縣的主簿去將孟達和法正兩人帶上來。
郿縣主簿當即領(lǐng)兵,轉(zhuǎn)身趨步小跑,不過一會,就將孟達和法正兩人都帶到了閻行等人之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