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欲擒故縱重修好-《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第(2/3)頁
作為全軍的主帥,袁紹的大帳是率先搭建好的,架起的火爐、鋪設的氈毯使得帳中迅速變得暖和,袁紹的衣甲自有侍從親兵拿去烘干,換了一身袍服的他心情也好了不少,熱情地邀請麾下的心腹臣屬一同留在全軍這處最暖和的地方烤火驅寒。
今歲,叛將麹義起事引起的郡縣混亂、公孫瓚、黑山賊襲擾城邑引起的地方不寧,隨著袁紹率軍親至,很快就安定了地方的人心,并且隨著袁紹親自統籌指揮不斷趕來的兵馬加入到隔絕、圍堵公孫瓚、黑山賊的戰事當中,打破包圍的公孫瓚再次被河北的大軍重新堵回了易京,一度猖獗的黑山賊也變得銷聲匿跡,重新鉆回到了深山之中。
地方城邑重新獲得安寧,只是隨著臘月凜冬到來,大軍卻無法持續戰事,袁紹只能夠重新部署了圍困易京的包圍圈,然后遣返了消耗軍糧的多余人馬,留下了淳于瓊、顏良、文丑等一干大將帶兵防備公孫瓚、黑山賊后,自己也帶著魏郡的兵馬踏上歸程,返回鄴城。
結果在信都境內,就遭遇了第一場大雪。
雖是歸師途中,但麾下一班臣屬聚集到一起,還是不可避免地談起了今歲各地州郡鬧出來的動靜。
這一年里,河北發生了麹義起事、公孫瓚反攻等大事,可放到了天下大事面前,卻顯得相形見絀了。
袁術稱帝、徐州大戰、陳王遇刺、耀兵荊襄、收復雍涼,這些事情,不管哪一件事情說起來,都要比麹義、公孫瓚更能吸引河北君臣的眼球。
只是袁紹似乎卻興致不佳,在聽到諸人說起袁術稱帝后接連被呂布、曹操擊敗的遭遇后,早已從邸報文書獲知情況的他還是忍不住罵道:
“驕狂自大的蠢貨,生生敗壞了汝南袁氏的聲名。”
見到袁紹發怒,諸人一時間也齊齊噤聲,他們都知道自家的主公和袁術的關系處理得很糟糕,以至于袁家兄弟一南一北,卻不是互相呼應,而變成了仇寇之敵,互相招攬盟友,借此以攻打對方的勢力。
只是袁紹的這話卻模糊不明,也不知道他是在罵袁術稱帝辱沒了汝南袁氏的清名,還是說袁術接連戰敗,敗壞了汝南袁氏的威名,這也使得麾下臣僚一時間都不敢接話,以免誤解了自家主公的意思。
話題最終還是轉到了閻行收取雍涼的事情上,閻行在接納了叛將麹義后,因為河北有內亂和公孫瓚未定,因此袁紹最終并沒有選擇全面進攻三河之地,可是不甘寂寞的閻行顯然不會只愿意拘束在三河之地,他跨過大河,收復了關中之地,如今又收取了雍涼二州,明目張膽地擴充實力,則無疑讓已經深深結仇的河北君臣如鯁在喉。
為了滅他人志氣,長自己的威風,主簿耿包開始說道:
“涼地自本朝之初,就一直動亂不定,三河的閻行就算收取了雍涼,也不過是得到了一片苦寒貧瘠之地,此事不足稱道,待到明公消滅了公孫瓚,以大勝之兵鋒席卷三河,賊眾定然潰不成軍,望風披靡。”
沮授雖然還沒有跟三河的兵馬交過手,但他自麹義之事后,卻不敢輕視鄰境這個強鄰了,他對耿包過分自大的觀點并不贊同,反駁說道:
“涼地雖然苦寒貧瘠,但是民風剽悍,六郡原是本朝精兵出處,加上又有羌胡部眾為爪牙,原本就以精兵勁旅著稱的三河閻行實力將會大漲,此子又收容了麹義等人,可謂洞悉河北兵事部署的虛實,防微杜漸,則害除福湊矣,主簿又豈可輕視閻行。”
耿包并不贊同沮授的話,正要反唇相譏,眉頭皺起的袁紹已經出聲說道:
“好了,夠了,閻行豎子,原為董逆余黨,茍存性命,野心萌發,不僅收容麹義叛黨,還發兵攻占河北城邑,只要孤騰出手來,定然不會饒過此等豎子,誓要舉大兵征伐三河,以泄孤心頭之恨。”
說到這里,袁紹話鋒一轉,又回到眼前的事情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