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困局-《權馭大明》
第(1/3)頁
“皇上,加上太師府的二十萬兩,這次咱們一共募集了四十萬兩銀子,足以給京城的將士發餉了?!?
見崇禎皇帝神色黯然,立在一旁的司禮監首席掌印太監、東廠提督曹化淳不由得開口勸導道,“只要南京的勤王之師到來,那么此次危機自然解矣?!?
“但愿如此吧?!?
崇禎皇帝聞言微微頷首,現在北方的局勢成為了一團亂麻,他也唯有把希望寄托南京的軍隊,如果李宏宇能及時趕到最好,李宏宇猶如定海神針只要出現在京城那么京城的局勢就會變得穩定。
此時此刻,崇禎皇帝真的有些后悔,早知道宣府等地的明軍將領不靠譜的話,他就被李宏宇留在身邊了,這樣一來有李宏宇的坐鎮那些將領也不至于敢這么明目張膽地投敵。
可話又說回來了,崇禎皇帝對李宏宇還是比較忌憚的,當年天啟皇帝采用的就是把李宏宇外放任職的方式來駕馭李宏宇,他肯定也要那樣做使得李宏宇遠離朝堂。
事實證明,讓李宏宇外放任職是一個正確的抉擇,李宏宇這些年把海關司經營得風生水起,大明從中獲益匪淺。
但同時崇禎皇帝也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完全把李宏宇隔絕朝廷的中樞,十年間沒有讓李宏宇回京一次,而天啟皇帝絕對不會這樣做,肯定每隔兩三年都要召回李宏宇商議軍國大事,讓李宏宇在京輔佐一段時間,使得李宏宇人盡其才。
“皇上,如今事態危急,不知皇上有沒想過南巡?”曹化淳遲疑了一下,試探性地躬身向崇禎皇帝說道。
這里的南巡只是一個委婉的說法,曹化淳的意思是讓崇禎皇帝到南京避難,與形勢混亂的北方相比,南方的局勢更加安定,南京也有著十余萬明軍可用。
崇禎皇帝聞言微微怔了一下,臉上浮現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不得不說現在到南京避難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可他身為堂堂的天子就這么去了南京豈不是顏面盡失?
“皇上,如今形勢危急,京城人心思變,皇上不可居于險境,還是早做定奪為好?!辈芑疽姵绲澔实塾兴q豫,不由得開口懇請道,天知道這京城能守多久?
“此事朕自有決斷?!背绲澔实鄣哪樕喜挥傻酶‖F出一絲無奈的苦笑,現在明軍還被擋在居庸關,如果他提出南巡的話勢必會影響軍心,而且朝中的文武百官也不會同意。
畢竟,自永樂皇帝定都北京以來,還從沒有哪個皇帝逃離北京道南京避難的,即便是土木堡之戰后,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瓦剌部,繼任的景泰皇帝在于謙等大臣的輔佐下固守京城。
況且,朝廷的文武大員基業都在北京城,自然也不希望崇禎皇帝放棄,否則他們的家業可就要全毀了。
另外,崇禎皇帝還要擔心路上會不會被追趕的大順軍追上,皇上出行可不比普通人,有著嚴格的制式,行軍速度能快了才怪。
所以,南巡之事牽連甚廣,崇禎皇帝要想做出這個決定并不容易。
再者說了,雖說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打到了居庸關,距離京城近在咫尺,但是大明在南方還有不少軍隊,京城也城高墻厚兵力眾多,一旦堅守大順軍無可奈何。
“稟皇上,大事不好了,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投向了李闖叛逆,現在李闖匪軍已經向京城襲來。”
崇禎皇帝正在權衡南巡的利弊時,一名內侍忽然急匆匆地跑了進來,神色驚慌地跪在地上向崇禎皇帝稟報。
“什么?”崇禎皇帝聞言頓時怔在了那里,臉上滿是匪夷所思的神色,萬萬想不到杜之秩和唐通竟然會投降大順軍。
要知道居庸關是京城抵擋大順軍的最后一道關隘,一旦居庸關失陷,那么大順軍將會一馬平川地直抵京城。
“無恥小人,無恥小人!”經過最初的錯愕,崇禎皇帝回過神來,用力一拍桌面后站起身,面色鐵青地說道,如此一來等于把京城拱手送到了李自成的面前。
“禁軍呢?朕派到居庸關的禁軍呢?”隨后,崇禎皇帝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瞪著那名報訊的內侍喝問道。
自從宣府和大同守將投降大順軍后,崇禎皇帝為了加強居庸關的防護,把城外禁軍大營的兩萬禁軍調到了居庸關防守,這可是他手里最后剩下的軍事力量。
兩年前的松錦大戰,禁軍折損兵力近一半,由于禁軍挑選人員非常嚴格,所以現在只恢復了兩萬人的編制。
崇禎皇帝不相信禁軍也會跟著杜之秩和唐通等人叛變,難道禁軍被大順軍給消滅了不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