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兵敗山海關-《權馭大明》
第(2/3)頁
多爾袞也是這樣的看法,他認為滿清現在應該趁著大明內亂之際經營關外,沒有必要幫著吳三桂去打李自成,這樣一來勢必引發李自成的嫉恨,進而倒戈相向。
說到底,北京城雖然被攻陷了,但大明大部分地區還在明廷的統治下,就算滿清打敗了大順,那么也只是給了南方的明軍做了嫁衣。
不過,對于吳三桂的降表,內院大學士范文程持有不同意見,認為大明現在的局勢如秦失其鹿,楚漢逐之,大明已經完了,滿清的對手并不是大明而是李自成這樣的流寇,主張滿清趁著這次機會出兵進取中原。
不僅如此,范文程還提出了“戰必勝,攻必取,賊不如我;順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賊”的策略,希望多爾袞能約束清軍,一改以往的屠戮搶掠的政策,嚴禁軍卒,秋毫無犯。
很簡單,要想入主中原的話不僅在戰略上改變得城不守的慣例,而且在戰術上也要招攬民心。
多爾袞畢竟非等閑之輩,最終被范文程說服,不顧清軍將領的反對,準備趁著這次吳三桂相邀的機會入關,逐鹿中原。
此時此刻,李自成并不知道吳三桂已經投降了滿清,還心存招安的心思,不斷派人前去游說,以至于行軍緩慢,數日后才抵達山海關,在石河西岸與吳三桂的部隊成對峙之勢。
由于攻占了京城,并且兵力上有著優勢,故而大順軍開始時士氣如虹,作戰勇武,開始時取得了幾場勝仗,打得吳三桂狼狽不堪。
兩天后,就在李自成意氣風發地指揮大順軍在山海關前的一片石決戰并且取得戰場上的優勢時,在山海關外休整的清軍在多爾袞的命令下入關,從背后偷襲了激戰中的大順軍,使得大順軍的陣腳立刻被沖散。
“怎么回事?這是明軍哪里的援軍?”
李自成正立在一個山頭觀察一片石的戰況時,忽然發現有敵軍沖擊大順軍的后方陣腳,頓時吃了一驚,連忙讓人前去查看,在他的印象里應該沒人敢來援助吳三桂才對。
“稟皇上,是一群頭上盤著辮子的軍士,好像是建奴。”很快,一名將領急匆匆地前來稟報。
“建奴?”李自成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難道吳三桂難道投靠了滿清?
清軍的戰斗力原本就強,這次又人多勢眾,加上大順軍已經跟吳三桂的關遼軍大戰了兩日已經流露出疲憊之色,故而撐了半天后大順軍終于崩盤,士兵們倉皇向北京城逃去。
李自成本相約束部隊,但兵敗如山倒他哪里能制止那些逃命的士兵們,再加上大將劉宗敏在作戰中受傷,使得李自成不得不率軍退回北京城。
面對吳三桂和多爾袞的聯手,李自成知道京城難以守住,如果說在追贓助餉前百姓們依舊支持大順軍的話,那么李自成到可以固守北京城,等待從西北趕來的援軍。
可是追贓助餉攪得北京城里烏煙瘴氣,民怨沸騰,李自成擔心城里的百姓會造反迎接敵軍入城,故而決定撤離北京返回西安,西北才是大順的地盤。
抵達北京的第二天,李自成在太和殿舉行了登基議事,正式向外界宣布他乃大順皇帝,隨后帶領軍隊撤出京城逃向西安。
臨走前,李自成下令殺了太子朱慈烺以及定王和代王,吳三桂一家三十四口也悉數被殺。
大順軍的士兵在撤離前大肆燒殺掠奪,殺人放火,反正他們以后也不會回來了,自然是能撈多少油水算多少。
“明軍來了,明軍來了!”
就在大順軍的士兵撤離京城之際,一支打著明軍旗號但身穿怪異軍服的部隊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對撤退的大順軍進行了追殺,作戰無比勇猛,使得大順軍士兵倉皇逃命。
“明軍來了?”李自成接到部下的稟報后頓時吃了一驚,難道吳三桂追來了,可根據描述那些明軍的軍服非常怪異,跟普通明軍不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