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九十一章 弘光王朝-《權馭大明》


    第(2/3)頁

    自從北京城被大順軍攻陷后,南京城的文武官員們就開始決定擁立皇族的藩王為帝,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然后揮師北上恢復國土。

    根據大明的定制,皇位繼承的規則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并沒有什么“兄終弟及”的說法,那樣的話將使得不少人對皇位有覬覦之心,進而引發宮廷血案。

    天啟皇帝雖然沒有子嗣,但像他這樣的情形通常都會在駕崩前選定繼承人,可崇禎皇帝的情形不同,他有三位皇儲人選但都被困在了北京城,這樣一來跟沒有子嗣沒什么區別。

    這樣一來,誰來當大明的皇帝就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按照慣例和規則應該由太后代表皇室跟朝中重臣商議后決定繼位人選。

    可太后等人也被困在北京城,生死不明,這個時候就應該由朝中地位最尊貴的大臣來主持擁立新帝的事宜,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應該由李宏宇來做,這樣選出來的皇儲才能稱之為正統。

    雖然大明現在危機重重,但南直隸的那些官員卻為了一己私利結黨惡斗,都想著從這次擁立天子的事情中獲得最大的好處。

    其中,鳳陽總督馬士英和鳳陽監軍盧九德等淮安、揚州、廬州、泗州江北四鎮的官員支持福王朱由崧登基,理由是朱由崧是距離崇禎皇帝最近的皇族血脈。

    朱由崧和崇禎皇帝都是萬歷皇帝的孫子,隨著崇禎皇帝的自盡,萬歷皇帝長子泰昌皇帝的血脈已經斷絕,次子邠王朱常溆甫生即死也無血脈。

    萬歷皇帝的三子福王朱常洵雖在崇禎十四年被李自成攻破洛陽后所殺,但其長子朱由崧從洛陽逃了出來,并繼承了福王的爵位。

    從血脈親緣上而言,朱由崧確實是距離崇禎皇帝最近的藩王。

    不過由于朱由崧并沒有在大明祖制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范圍里,故而他的血脈雖然最近但并沒有哪條定制說他一定能繼承皇位。

    理論上,這種情形下大明所有的地方藩王都有資格繼承皇位,關鍵是要看太后以及朝中重臣商議的結果,除了血脈外通常還要看能力和人品。

    因此,面對被視為“閹黨”的馬士英提出朱由崧繼位,以東林黨領袖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的官員以立賢為名,擁萬歷皇帝同胞弟弟潞王朱翊镠之子朱常淓為帝。

    而東林黨的另外一個大佬,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則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故而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為帝。

    為了反對朱由崧繼位,史可法羅列了其七大缺點,即: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屬、不讀書和干預官吏,說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難主天下”。

    由于支持朱由崧的馬士英和盧九德是外臣,自然不比南京城里的錢謙益和史可法在南京的影響力大,故而在爭位一事中處于下風。

    可朱由崧也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馬士英手里掌握著江北大軍,而盧九德也是南京的監軍。

    故而,為了讓朱由崧登基馬士英率兵親自將其送到南京浦口,魏國公徐弘基等渡江迎接。

    這使得南京城上下皆驚,誰都知道馬士英此舉是護送朱由崧登基,而南京城的軍隊當年被百余名倭寇逼得緊閉城門,戰斗力可想而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