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猜忌-《權馭大明》
第(2/3)頁
此時此刻,李宏宇所想的就是把那些從北方逃難來的百姓安置到海關司的勢力范圍內,這樣的話才能確保那些人的安全,至于南京城的爭斗他確實沒有興趣。
可是,即便是李宏宇表現得對權勢十分淡然,但他的存在無疑成為了南京城那些官員們撈取好處的絆腳石。
因此朱由崧的耳邊多出了很多不利于李宏宇的言論,例如“天下軍民只知李太師而不知弘光皇帝”,“李太師是大明的太上皇,天子不過是傀儡”,“李太師功勛卓越,朱家王朝氣數已盡,該有李太師一承大統”等等。
俗話說的好,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剛開始時弘光皇帝對這種傳言一笑了之,不屑一顧,他深知李宏宇的為人,認為李宏宇這個“五朝元老”對皇權忠心耿耿。
不知不覺間李宏宇已經侍奉了大明五位天子,當然了,弘光皇帝的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他畢竟在南京登基為帝,所以也算是大明的一位天子。
可當在朱由崧的耳邊說李宏宇功高震主和尾大不掉的人多了,朱由崧不由得開始懷疑起李宏宇的忠心。
現在的情形與以前不同,大明現在全線龜縮在黃河以南,可以說已經失去了半壁江山,而且不僅有大順和滿清兩個敵人,四川的張獻忠更是虎視眈眈,至于其他小股農民軍勢力更是數不勝數。
如果換做民間常用的一句話,丟失了北京城的大明王朝氣數已盡,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擁戴李宏宇的話,難不保大權在握的李宏宇會像宋太祖一樣黃袍加身,搖身一變坐擁天下。
隨著那些心懷叵測的官員在朱由崧耳旁煽風點火,考慮到李宏宇的巨大影響力,朱由崧不僅有些寢食難安。
如果說朝中的各派勢力只是權勢之爭不會影響到朱由崧的統治的話,那么李宏宇已經威脅到了朱由崧的皇權,使得朱由崧心中感到越來越惶恐。
當李宏宇在南京城里處理手頭紛繁忙碌的公務時,清軍與大順軍在西北進行了連番的激戰,多爾袞是打定主意要趁著南明政權未穩之際擊敗大順軍,以消除北方的威脅,一統大明北方疆土。
在多爾袞的命令下,清軍先后攻下了大順軍占據的保定和定州,然后馬不停蹄向山西進攻。
令大順軍感到郁悶的是,與他們東伐時的情形一樣,軍事重鎮大同的守將姜瓖沒有絲毫抵抗的意志,清軍來后就打開城門投降。
雖然李自成留在太遠的原明軍將領陳永福率軍抵抗,但不行兵敗被俘,丟失了太原和大同兩個軍事重鎮的山西徹底落進了清軍的手里。
與此同時,北直隸和山東黃河以北地區也逐步被清軍占領,面對著來勢洶洶的清軍當地的軍隊戰意全無,紛紛選擇投降。
李自成的根基在西北,故而其將大順軍的主力收縮于陜西,利用潼關之險拒敵。
崇禎十七年年底時,清軍已經順利平定了北直隸以及及附近地區,事態進展之順利完全出乎了多爾袞的意料,當清軍出現時沿途的城池大多不戰而降。
由此一來,多爾袞就把目標指向了大順軍盤踞的西北,只要攻下了西北那么大明北方地區就成為了滿清的囊中之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