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找上門來-《大叔的文娛》
第(2/3)頁
但是此后婚姻的破裂、圈內(nèi)的諷刺、歌迷的不理解卻一刀刀把他從天神一般的黑衣笛手雕刻成如今的邋遢模樣。
有時候我會很偏激地想傅姜琳是不該出現(xiàn)在他的生命里的,不論是作為“女神”還是作為“真愛”她都不該出現(xiàn)在他的生命中。
他這一生應(yīng)該是屬于搖滾的,他本該睥睨寰宇,傲視天下。
但是如今,他卻蓬頭垢面的擠著地鐵,這讓曾經(jīng)那么喜歡他的我是何其的難過。
但或許這就是英雄都逃脫不了的宿命吧,這是只屬于英雄最悲壯的結(jié)局。
但為何我卻更希望他能站在燈光耀眼的舞臺上激情四溢地吶喊“只要活著就不怕跌跟頭,因為我的頭堅硬過石頭!”而我們在臺下歡呼起浪陪著他一起瘋狂。
至此,擱筆,祭年華。
謝謝我的青春年華有你,張遠!
遺忘2011年2月21日。
“唉……真是可惜了,搜搜他的歌聽聽吧!”
東郭遙嘆了口氣,這不知道是他今天第幾次嘆息了。
還真別說,張遠的作品東郭遙一聽還真的迷進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他除了碼字,幾乎吧所有能用的時間都用來聽張遠的歌。
東郭遙不知道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但他就是這樣去做了,也許是因為他也有一顆搖滾之心;又或許是他其實挺佩服張遠這個人的;又或許他在張遠的吶喊聲中看見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時光。
通過這幾天的研究東郭遙對張遠的音樂算是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
客觀的來說,張遠之于搖滾音樂就像周杰倫之于獨立音樂,他前期的作品既有音樂的創(chuàng)新性,也有受眾性,他其實并不適合去做一些太過先鋒和小眾的實驗音樂,即便他個人十分喜歡,但是他的才華卻最適合施展在獨立音樂中。
但是由于張遠是個喜歡不斷否定自我和改變自我的音樂人,又或者他一直在帶著迷茫追求一種他向往的音樂境界,從而讓他不斷的改變音樂風(fēng)格取向,但東郭遙仍可以從他所有不的同階段感覺到他的靈魂所在——藝術(shù)。
藝術(shù)的高度從來都是他追求的最終本質(zhì),但是東郭遙認為藝術(shù)本來就是個難以達到更難以琢磨的超時代產(chǎn)物。
在他所追求的精神中,其實不僅僅是超越時代的東西,而很多的是順應(yīng)和完美的現(xiàn)實愿望。
他只是在用自己和諧的審美觀的與世間的污濁抗爭,所以他成為一個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體。
也許有100個人認為自己在做藝術(shù),但是真正能夠引領(lǐng)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只是那100分之一,并且也只是藝術(shù)史墊腳石的一小部分而已,這也許也是《遺世獨立》不被大眾所接受的原因。
雖然《遺世獨立》這張專輯的確很藝術(shù),但是張遠不適合去做一個藝術(shù)家,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的歌迷,他的粉絲從來都不是因為他是一個藝術(shù)家而喜歡他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