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誓師 下-《三國之仲謀天下》
第(1/3)頁
孫權離朝之后,朝廷大權自然就落在了朝廷議會之上,在朝廷議會之上,內閣首輔的權力是最大了,也就等于監國大臣的責任落在了荀彧身上。
荀彧的能力自然是不容置疑。
至于荀彧對朝廷的忠臣,這一點其實也不用擔心,曹魏王朝早已經是過去式,如今天下,民心已安,別說荀彧沒有這份心,就算有,他也翻不起浪頭。
所以孫權得把大吳江山壓在他的身上。
“陛下,此次征戰,時間……”荀彧有些擔心時間過長,他穩不住朝廷。
畢竟這個朝廷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孫權。
如果孫權離開朝廷太久,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說不準!”
孫權聞言,沉思了半響,道:“我們距離羅馬路途遙遠,而且羅馬軍并非普通之兵,這一戰打到什么時候,朕的心中還真的沒底啊!”
“陛下,古語有云,國不可一日無君!”
荀彧道:“如今雖然天下安定,但是如果陛下長時間不在朝廷之上,終歸會引發一定的動亂,請陛下三思!”
“朕知道!”
孫權點頭,他并不懷疑這一點,如果一個君王長期不在朝廷之上,或者長期不上朝,自然就會引發麾下一些人的野心和不安的心情,如果嚴重一點,叛亂都有可能。
當年孫伯符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可不能讓這種事情在發生。
“這方面朕會想辦法,盡可能早點結束戰爭!”孫權沉聲的道:“但是在這之前,你必須要穩住天下民心!”
“臣遵命!”
荀彧點頭。
“荀文若,朕不希望朕看錯人!”
孫權站起來,伸出手,拍拍他的肩膀:“你得告訴天下人,朕的這雙眼睛沒有看錯人,朕當初罷免了張子布,把你請回來的決定是沒錯的!”
“臣不會讓陛下失望的!”荀彧眸光湛然而亮,俯身向下,聲音堅定。
張昭在位的時候,朝廷發生的叛亂,這是他執政一生,唯一的污點,證明他根本無法在孫權離開朝廷之后,穩住大吳江山。
而如今,執掌內閣的是他,孫權也再一次要出征了,能不能讓天下人認為他更有能力執掌內閣,就看這一次他能不能讓天下安穩了。
……
龍策六年,六月初六,天下大吉。
長安城外。
廣闊的平原校場之上,一座巨型的高臺屹立,高臺之上,飛揚這一面金色龍旗,旗幟迎風飛揚,宛如一頭巨龍向著遠方咆哮,威風凜然。
高臺之下,戰馬嘶鳴,兵將林立。
正中為首的是中央軍團。
中央軍團二十萬三千將士,列成一個個方陣,騎兵在前,步兵在后,動作一致,氣勢如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