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無悔九二》
第(2/3)頁
楊貴平有點不樂意了。
“你還別不樂意,酒廠跟玻璃廠不一樣。”
因為有自己的目的,吳小正必須把預防針打起來,因此再次出言駁斥。
“在現在的社會,酒廠要想生存,首先規模得起來,既要面對全國大市場的競爭,也要讓自己放眼全國大市場,咱們縣政府這邊有這么大的本錢來投入?”
吳小正的第一條理由就讓楊貴平沒法反駁。
以湘水縣現有的財政實力,就算想挽救酒廠,頂多也就是稍稍投入一點,以勉強維持其運轉,再加大投入擴大再生產基本是妄想。
“再說經營方面的人才,體制內的人,大部分想的是不犯錯保自己的位置,就算是有點本事、有點責任心的人,稍稍干出一點成就,很快就要把其升上去,經營者又得換人……”
又一條弊病被吳小正毫不客氣地指了出來。
這其實是國企最大的弊病。
不是說國企沒人才,而是體制內有體制內的游戲規則。
一名管理者被上級安排到企業后,一般是有任期的。
秉著現行的官本位游戲規則,管理者到企業后,他首先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尋求可能的升遷機會。
基于這一出發點,管理者首先所想的是如何在任期內不犯錯誤,然后再干出一定的可向上級交代的成績。
而對于一位有“上進心”的管理者來說,他是不甘心在一個企業干一輩子的,因此他必須想方設法在任期內干出成績,因此他的經營策略會側重于見效快的措施上,企業的經營策略也就談不上長遠。
若要是碰上品行不端的管理者,比如說肖榮華、祝文這樣的,他們的心不是放在經營上,而是放在如何撈錢上,撈了錢再去做關系求升遷……如此一來,企業就慘了。
退一萬步講,就算企業碰上了一位負責任、有雄心的管理人才,并且很快就干出了一番成績,那也未必能長久。
道理很簡單。
管理者出了成績,就必須得獎勵,而對體制內來說,明目張膽地獎勵財物是不可行的,政策不允許,那就只有提拔。
這意味著管理者就算把企業發展起來了,企業還是得面臨更換掌舵者的命運。
能干的管理者就算不提拔,企業也還是有風險的。
企業的效益一旦起來了,就會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
這時,如果管理者沒背景,或者賞識他的上級領導一旦被調走,那就慘了,你乖乖地給其他有背景的人讓路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