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城關新鎮-《無悔九二》
第(3/3)頁
再說,對吳小正來說,這點投入他還是承受得起的。
在他最近幾年的發展計劃中,除了吳大廚食府的擴展外,并沒有太多需要大手筆花錢的地方。
而吳大廚食府的擴展,到兩三個月后,最大的制約因素很可能不再是錢,而是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儲備。
因此,響水新村這點投入,完全不會影響吳小正的發展計劃。
“依你說,要想復制這種模式,關鍵還是得村集體有錢,那村集體經濟該怎么發展呢?”
楊貴平問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很簡單,比如說響水村,接下來我會先扶持它成立村集體建筑工程公司,接下來還會幫村里成立小型食品加工企業,把吳大廚食品加工廠、吳大廚食府的一些粗加工的單交給它來做?!?
在這方面,吳小正早就有所打算。
隨著吳大廚食品加工廠的更多產品推出,以及吳大廚食府的發展壯大,很多粗加工的活,比如說殺豬宰羊、殺雞拔毛等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純粹靠人手堆出來的工作,他準備像汽車生產廠家那樣,把一些零部件的活外包出去,廠家這邊只需把好質量關即可。
這樣在管理上會輕松很多,在生產成本上也未必會增加。
“再好比說前山村,你可以重點扶持村集體來發展養殖業,這樣賺到的錢就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有錢了,那想干啥都有底氣了。”
楊貴平若有所思,他似乎悟出了一點什么。
“第三點,管理必須跟上。”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
凡屬集體的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制度,沒有一般有能力、責任心很強的帶頭人,好事也能被整成壞事。
……
楊貴平真的動心了。
他在籌謀,如果要是他成了鎮高官的話,響水新村這種模式的復制,他可以從哪些村著手。
對于城關鎮的其它行政村,楊貴平并不指望他們能學到響水新村那樣的規模:家家戶戶住別墅。
但把標準降低一點,最起碼集中規劃一下,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
楊貴平又找到了工作的方向,他決心打造一個城關新鎮出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