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移動基地-《黑暗的主神》
第(2/3)頁
這算是讓陶烏放棄了自己那不切實際的幻想,決定老老實實地按著百年規劃先走它一個一百年再談。
“月神,你今天話變少了啊?”
“我在模擬月球微弱磁場與地球全球性磁場。”
“明天不如把八大行星的磁場都模擬一遍,會加深你的理解。”
“謝謝你的建議。”
月神是強人工智能主腦計算機的人性化稱呼。
強人工智能,也意味著與人類相比,無論是情緒表達,語義表達,乃至于思考能力,它都不甘示弱。甚至從人文主義的道德觀出發,這個“它”已經可以被“他”或“她”所取代。
在將近兩個月的學習中,月神不僅具備了基本的人類思維邏輯,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刻在人類這一種族基因里的一樣天賦。
那就是好奇。
一個多月前,每當陶烏從口中說出一點從主神網絡上學來的知識,都能引起月神極大的關注。
一個“態耐斯智能動力學”的名詞讓月神掛念到如今,前天來視察工作時,月神還在不甘心的問:“為什么說一句‘要有陽光’,就可以操控氣象的變化呢?”
這種問題陶烏已經回答了九次:“無論什么指令,昨天你問為什么說一句要有電閃雷鳴,今天你問的為什么說一句要有陽光……這些指令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們基于態耐斯智能動力學的矢量協議……”
從智能動力學到矢量協議談到氣象協議,再到基于三維星球的電磁場……最終跑題到討論起一些基本的法則,如矢量場的加減乘除……
這個問題月神之所以難以理解,在于中間有個斷層:為什么可以利用電磁場搭建矢量平臺,并像在互聯網里寫IP協議一樣,寫出一份矢量協議?
這時態耐斯智能動力學橫空出世了。
它被一個叫態耐斯的偉人發現,并率先用在了自己的文明。可惜早在七千二百三十四億年以前,他的文明就已于一場對宇宙整體而言稀疏平常的文明戰爭中滅了種。
這種一級后期文明,乃至于很多二級文明都仍在使用的態耐斯智能動力學,以月神的硬件,短時間內理解這個東西,無異于幾十年前,華國憑著一個公式要研發原子彈,難度之大,實在是非一年兩年就可以成功的。
但陶烏很樂意于月神的探索精神,態耐斯智能動力學可是他在百年規劃中的野心所在,哪怕月神用十年時間才能完成一遍態耐斯推導,那就有望在三十年內在建成一個專門職能的態耐斯實驗室,在百年內實現態耐斯構想。
如果加大投入,把這個時間再提前一些,提前到四十年內,那么太陽系態耐斯抵御圈就有望建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