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箭發射!-《黑暗的主神》
第(2/3)頁
說白了,他陶烏為什么敢明目張膽的在月球大搞建設?
這還不都是建立在主神系統布置的月球偽裝者的基礎下。利用了低可探測技術的月球偽裝者,完美抹去了月球上陶烏想要隱藏的一切東西。
19:57,距離發射八顆火箭,已經過去了十一個小時。
隨著中繼信號檢測中心的一聲:“報告!月球第二級通信環星圈展開正常!”
地球一號衛星已經穩定在地球軌道,這也是人類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超遠軌道,它距離地球表面超過了五萬公里,這甚至比地球同步衛星的36000公里要更遠。
這個時期,這個距離還沒有人類的衛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地球一號的隱蔽性。
但它好像不是一顆監視衛星,因為它不處于靜止軌道上,無法做到對目標區域持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甚至遠達五萬公里的超遠軌道,使得人類所研發的一切光學物鏡都變成了瞎子……
但這不代表陶烏所研發的衛星不能做到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更不代表它將變成瞎子。
衛星的傳統理念一向是受限于技術的瓶頸,在足夠的能源支持下,這種“瓶頸”不再存在——
地球一號所儲備的能源足夠它在十年內每天變軌一次。
這意味著只要陶烏愿意,全部的能源將可以維持數年與地球同步運行。
另一方面,衛星成像的終點可不是光學。
陶烏吃了一頓晚餐,也順便用非人類的腳力逛了一遍月球移動基地,直到夜幕降臨,眼瞅著這一天都要溜走的時候,金星一號正式二級脫離,隨著操控臺月神的一聲指令,象征著星際時代的初學者——
火箭推進器利用核聚變反應,在漆黑無光的宇宙空間里點燃了一絲光明,它更像是一團柳絮,在原地長大,它的籽粒獨自踏上了遠方。
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是可以抽絲的。
最初的反應閥門井閉合的很緊,只留下了一個很小的口子,這個小口子陪著金星一號度過了一段艱難的緩沖期。如果這個期間衛星里面坐著一個人,那么這人將會在一個最初的時間里面,被壓成漿糊。作為非載人衛星,陶烏哪管會不會壓死人這一說法,才不會為它設置更強的減壓裝置。
哪怕衛星內部的壓力竟恐怖如斯,但這個程度的速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此時的金星已經過了近地點,呈現出來的現實是,金星與月球之間的距離要用億千米為單位,這個距離是什么概念?
比較容易理解的對比是:地球到月球的270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