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宗明天下》
第(3/3)頁
叔叔輩的說完了,該小輩了。作為在坐的火字旁輩的人中最大的一個,朱允炆當仁不讓的得第一個發言。
允炆說道:“幾位王叔說的都有有其道理之處,邊境蠻夷之民多是畏威而不懷德之輩,已經歸順我大明的如降而復叛,當鎮壓之,不然邊民必受荼毒;但西部邊疆地形復雜多山,大軍行進不易,鎮壓叛亂往往費時日久,還難以竟全功,所以以后對于外族歸附當慎之又慎,以防得不償失,以后固守現境即可。”
聽到允炆的最后一句話,允熥腦中忽然想到了一個現代人總結的觀點,但一時不好組織語言,面對高熾問詢的眼神,示意他先說。
高熾不解,不過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先說了自己的意見,大概內容與允炆差不多,只是突出表達了江山已經被皇爺爺打好,后代除了時不時打擊一下北元,其他的守成即可。其他人聽了允炆和高熾的話,也覺得很有道理,不少人都微微點頭,包括大boss朱元璋在內。
大家都說完了,只剩下允熥還沒有發言了(其實不發言也可以,但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允熥怎么可能不發言呢)。允熥咳了咳嗓子,雖然此時大家并沒有都盯著他。除了湘王和齊王有點兒互相針對外,現場氣氛也比較輕松,但允熥還是很緊張,這畢竟是他第一次在老朱面前發表意見,也很可能成為他爭奪儲君之位的第一次公開表現。
允熥又深吸了一口氣,并且盡量看向空無一人的地方,才說道:“孫兒比較認同十二叔的觀點,但還有不同之處;剛才二哥說以后對于外族部落歸附當慎之是對的,但以后固守現在的疆土是不對的,我大明還需要不斷的開疆擴土。”
聽了允熥的話,大家其實沒太大的感覺,不過是又一個鷹派而已;老朱都微微皺眉,因為這個觀點完全與他的理念相背離,老朱希望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固化的,萬世不易又相對簡便易行的制度,但如果子孫后代不斷的對外擴張,自漢代以后的歷朝歷代,對外擴張大多消耗國力很大但成效甚微,得不償失。
老朱的觀點是有道理的,秦漢時期已經把周圍容易征服的地區都征服了,形成了后來的傳統漢地,剩下的地方都是不好控制的地方,從漢武帝起開始馴化這些地方的蠻夷,或移民實邊,但到明初也沒有太大的成效。這個以后在細說,因為允熥接下來要說的話不是從這個角度說的。
=====================================================
注1:明代皇宮很大的,北平故宮是仿造南京故宮造的,去過北平故宮的人都知道有多大了。同時皇子基本沒有宮內騎馬、乘轎的待遇,所以要走很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