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1章 文官反撲-《宗明天下》


    第(3/3)頁

    “昔日大唐由建國初年的三四千萬人口增加到六七千萬人口用了百三十年,也未發生波及廣泛的造反;我大明人口增加速度不會比唐快很多,總有二百多年時間;并且據臣調查所知,宋代一畝上等水田得糧食不過三石,今我大明可得糧食四石,能養活的人口更多。如果不斷開疆擴土,很容易演變成窮兵黷武。”

    “漢武帝時,征伐四方,國力消耗甚大,要不是晚而改過、所托的人,西漢幾乎要有亡國之禍;前車之鑒不可不察。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其實鮑恂的意思就是大明按現在的模式走,就算你允熥說的都是對的,也總有二百多年的國運,歷任皇帝再本事一點國運就會更長;但是要是不停的打仗,未必能維持統治更長的時間。看來今天鮑恂也是有備而來,連水稻的畝產都查了。

    那天允熥提出的觀點雖然出人意料,讓人意想不到,但是其實是存在漏洞的,只是當天所有人都比較震驚而已。這么好幾天過去了,大家都想出了反駁的觀點。

    允熥深知,像‘開疆擴土與窮兵黷武之間的關系及演變過程’這種比較理論的話題,是辯不出結果的,自己在這方面是不可能辯贏對方的,并且自己拋出這一點實際上是當時有些激動了,既想一鳴驚人又想發出心中的悶氣。至于加大開發國內空閑土地方面,更是什么都沒法說,難道和鮑恂這種古代士大夫說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

    所以他答道:“先生說的有些道理,只是這雖然二百多年內無問題,但作為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之人,是不是應該替君王考慮這二百年以后之憂呢?”

    允熥沒有正面回答關于擴土的問題,而是反問對方應不應該替君王分憂。那個大臣敢在君主面前說不應該?就是側面迂回在朱元璋時代都不行。

    不過雖然現場的有心人都注意到了朱允熥沒有正面回答這一問題,但是文官,至少在現場的文官沒法拿出這個來窮追猛打,因為它們要徹底推翻這一點,就必須拿出一個至少理論上可以解決‘足食’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目前大家能想到的辦法都不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