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民間輿論-《宗明天下》
第(1/3)頁
不過允熥作為皇帝,現在已經調整過來了。他笑道:“幾位先生起來吧。”
不過除了羅貫中有要起來的樣子,其他人蒙元時期和達官貴人打過交道,所以按照之前的經驗繼續跪在地上。羅貫中看著他們都沒起來,自己也不好意思起來。
允熥于是讓侍衛們扶起他們。這些人見到有人來扶他們,頓時知道剛才允熥并不是在敷衍他們,也就先后站了起來。
隨后一邊寒暄,同時先后落座。六個人半邊屁股坐到椅子上。
允熥笑道:“幾位老先生,我讓羅先生叫幾位來京城,是有事情要拜托幾位先生。”
允熥一直未表明身份,所以底下的人都在猜測他的身份。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雍容華貴的貴公子,但是又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勢,一定是久居上位,常掌大權的人才會如此,不太像是一位無所事事的郡王啊?
他們還在猜,這時聽到了允熥的說話,吳玉朝說道:“不敢當公子的拜托二字,有什么事情就請吩咐。”其他人也應和著。
允熥也喜歡直來直去的,就說道:“那好,我就直說了。”
“第一,你們幾個編寫一個表達蒙元在中原的統治有多殘暴的戲,能表示的多殘暴就多殘暴,只要百姓能以為那是真的就行。然后再改編成適合說書人說的本子,廣為流傳。”
“第二,寫太祖皇帝如何拯救蒼生,驅趕蒙古人的事情。可以寫些鬼神之事,也可以不寫,但是要是寫了就寫太祖皇帝是昊天玉皇大帝下凡拯救人間。也是先寫戲的本子,然后改寫成說書的本子。”
允熥說完了第二件事,感覺這不就是《英烈傳》嘛!歷史上《英烈傳》被滿清給禁了,不過這種民間的評書不好禁,但是也導致版本眾多并且大多粗制濫造,后世歷史最悠久的版本居然在日本,是明末時期跑到日本的華人帶過去的。
允熥決定弄一部能和《三國演義》并稱的《英烈傳》。先讓他們寫著,要是不好了,就讓他們再改。
“第三,你們還要寫一些戲曲或者說書的本子,《大誥》看過沒有?”
底下的人都搖頭。
允熥接著說道:“《大誥》里面寫了不少的關于本朝刑律如何的典型案子,我回頭叫人挑選出一些案子來,你們把這些案子改寫成戲曲或者說書的本子。”
“現在就這三件事。注意,一定要讓百姓喜歡看,不要為了迎合我。我喜不喜歡看不要緊,一定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等你們寫出來了,我會讓在京城的大小戲園子讓老百姓來看的。要是老百姓愛看的不多,那我就要唯你們是問了。”
“等以后了,還要讓全國的戲班子都來演,讓全國的百姓來看。”
聽了允熥的話,在場的這些人都是聰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允熥叫他們來是干什么的,就是先是宣揚大明多好,再就是告訴百姓大明的案子都是怎么來判。
允熥這完全是從后世學來的宣傳手法,雖然改開之后就不好使了,但是那全是因為米國太強的緣故;現在要論生活水平,大明未必是世界第一,但是也差不多,反正周邊的這一圈國家都遠遠不如的,所以允熥對于宣傳很有信心。
至于后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普法了,防止縣官兒利用老百姓的無知來蒙騙百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