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四國使臣-《宗明天下》
第(1/3)頁
鄭易走進殿內(nèi),然后小步快跑到允熥的面前向他行禮。允熥自然是說道:“免禮。”
之后就是固定的程序,也沒什么新鮮的,一直到最后,固有的程序都走完了,鄭易突然跪下說道:“下國小民有事情向大明的皇帝陛下陳情。”他這一聲皇帝陛下說的可比剛才走流程的時候要真心實意多了。
允熥見到他這種情況,也知道他要說什么了。允熥咳嗽一聲,問道:“你有何事?”
鄭易說道:“不瞞陛下,我朝鮮鄭氏其實是發(fā)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鄭國,乃是少正子產(chǎn)的后代……”
他說的第一句話允熥就差點忍不住了。允熥很想說:‘鄭使者,春秋時期的鄭國是周的同姓諸侯國,其后代應(yīng)該是姬姓吧。’
不過允熥忍住了,因為他知道朝鮮的使臣不可能是二缺,后邊一定是有解釋的。
果然,鄭易接著說道:“……,鄭國被韓國所滅之后,因為此時已經(jīng)是禮崩樂壞的戰(zhàn)國時代,天下的同姓諸侯國也只剩下了燕國。所以為避免迫害,改姓為鄭,并且遷居到小沛。”
“后來金國滅了遼國,南下滅宋的時候,因為天下大亂,我家先祖就遷居到了高麗。”
“現(xiàn)在小沛的鄭氏還仍然在當?shù)兀⑶覟樯僬赢a(chǎn)之后。下國之民請求陛下允許我朝鮮鄭氏認祖歸宗,到沛縣認親,并且拜祭祖先。”
允熥還真不知道沛縣還有一個子產(chǎn)的后代在繁衍。關(guān)鍵是子產(chǎn)雖然挺有名氣,但是后世大行的是儒家,所以與儒家有關(guān)的賢人的后代都比較有名,而其他的都不太出名。
允熥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假的,并且查也很難查。從金國南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百七十多年了,就算那家族譜沒丟,在戰(zhàn)爭中有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也正常,所以有人偷偷溜到了高麗你也不敢確定就一定是假的。
并且其實真假也不太重要。作為第一個主動上大明請求認祖歸宗的家族(閔家是允熥主動承認的),允熥是一定要準許的,相信當?shù)氐泥嵓乙膊粫磳Γ鸫a過年祭祀的時候可以讓朝鮮的鄭家多出些祭品,為自己家省錢。
通常情況下,其實都是皇帝不愿意這樣各地的同一個姓氏的家族聯(lián)宗的,皇帝才是這樣做的最大的阻力,各個家族其實都愿意這樣干。如果是國內(nèi)的同姓家族要這樣聯(lián)宗,允熥也會比較反對的;但是對于朝鮮的家族和大明的家族聯(lián)宗,允熥是樂見其成的。
不過雖然允熥已經(jīng)下定決心一定讓聯(lián)宗成功,或者說讓朝鮮的鄭家認祖宗成功,但是也不能讓他們成功的太過容易了。容易到手的東西都是不太珍惜的。
所以允熥說道:“從子產(chǎn)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兩千年了,族譜還清晰嗎?”意思其實是懷疑他在說謊。
鄭易其實也不知道自家的族譜是不是真的,但是馬上說道:“陛下,族譜為一族的根本,就算丟了全族大多數(shù)人的性命,只要有一人能活下,也要保全族譜,豈會不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