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去孝陵-《宗明天下》
第(3/3)頁
允熥微微笑了笑,繼續說道:“但是朕初五日晚上在孝陵附近休息的時候,太祖皇帝托夢給朕,說道:‘你又何必堅持服喪二十七個月,孝不孝順全在心中,與外邊表現成了什么樣毫無關系。’”
“‘爺爺起于貧民,見過表面上十分孝順,但是背地里在父母孝期內胡天海地絲毫不尊禮儀的人。可見孝不孝順與表面上的表現毫無關系。爺爺想來,這家人的父母恐怕更愿意兒子只是服一年的喪,但是謹遵禮儀,也不愿意兒子服喪三年,但是只不過守禮幾天。’”
“‘所以你不必非要服喪三年,爺爺知道了你的孝心即可。你回去以后就除服吧,不必接著穿著素服、謹守孝里了。’”
“朕聽了太祖皇帝托夢中所說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今日決定除服,出孝。”
百官們聽了,也沒什么表示。這跟百官也沒什么關系,還有部分人覺得這是允熥不耐煩還要繼續守孝一年多,所以故意編出來這么一個故事。不過允熥已經守孝一年了,早超過了為皇帝規定的二十七日的守孝規定,所以大臣們也不會反對。
但是允熥好不容易編出了這么一個故事,豈會只給自己出孝所用?
允熥接著說道:“朕覺得太祖皇帝所說的孝不孝順全在內心很對,并且當年孔圣人之所以提出三年孝的說法,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當年的不易,給孩子三年時間還接受父母去世的消息,并非是一定要讓孩子就必須為父母守喪三年。”
“所以朕決定,以后皇族的斬崔服,服喪一年即可。若是還沉浸在對父親去世的悲傷中而不可自拔,也不能虛耗光陰,空空渡過。卿等以為如何?”
大臣們對于允熥的這句話有些意外,不過幾個禮部和鴻臚寺等衙門的官員在思量了一會兒之后還是沒有人進諫反對允熥的話。
一方面是允熥說的話還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是因為皇族本來就與其他家族不同,各地的藩王雖說服三年喪,但是其實在封地也一直在做事,根本沒有像孔子當年所要求的服喪禮節一樣在家悲傷此外什么也不干。所以禮部的官員覺得沒必要阻止。
于是這一條就在朝堂之上通過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