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1:祭祀與許愿-《宗明天下》
第(1/3)頁
皇帝朱師烑緩緩向前走去。雖然沒那么注重規(guī)矩了,但祭祀歷代先帝的陵寢也不能騎馬進(jìn)去,更不能騎摩托車、開汽車進(jìn)去,必須步行。
這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計。從下馬坊向前走約一百丈是大紅門,過了大紅門是長達(dá)12里的神道,而且這12里還不是平地,是山路。長陵島原本就有山,一來當(dāng)時修建陵墓的時候技術(shù)水平有限,二來依山傍水從風(fēng)水上來說也是好地方,所以將陵墓放在了山中。雖然道路經(jīng)過多次修整,但也起起伏伏,可比12里的平地走起來累。
不過還好,第二次社會革命后的皇帝人選不是上任皇帝說了算了,而是國會上院與宗人院開會進(jìn)行討論;雖然近些年皇帝的權(quán)力有所恢復(fù),但仍然要重視國會上院與宗人院的意見。這兩個部門推選皇帝的首要標(biāo)準(zhǔn)就是儀表堂堂、身體健康,跑10里下來不帶喘氣的。按照這樣的標(biāo)準(zhǔn)選出的皇帝走12里小意思。
連皇帝都必須步行走進(jìn)去,其他人更不必說了。這對中原的祭祀者來說沒什么,他們大考都要考長跑的,走這么遠(yuǎn)完全能夠承受;有些來自藩國的皇族臉上顯露出畏難的情緒,但現(xiàn)在也不能退縮,只能硬著頭皮跟在朱師烑身后。
昭帝的長陵與太祖皇帝的孝陵一樣,神道都是蜿蜒曲折的。畢竟長陵島只是一個島,神道非要修的筆直只能填海造陸了。神道一共有12個彎,每個拐彎處都有一對石獸,分別為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每種2對。每種石獸都有一定的含義。(具體含義請看作者的話)
“唐瑛,”允熥正跟著大部隊走,忽然說道:“你知道么,這些石獸下面還埋著東西。”
“石獸下面還埋著東西?”唐瑛好奇的說道:“什么東西,我怎么不知道?敬知叔叔的書里也沒寫國石獸下面埋著東西。”
“唐敬知可能知道,但他也不敢寫在書里。”允熥湊到唐瑛耳邊小聲說道:“每個石獸下面,都埋著一具尸骨。”
“尸骨?”唐瑛有些害怕,不過更多的是疑惑:“為什么會埋著尸骨?”
“昭帝在位時不是加封了好多藩王到海外?當(dāng)?shù)氐耐寥艘窃敢鈿w順,哪怕是三心二意的歸順還好,不愿意歸順的會被消滅。藩王為了報捷,都是將土人中領(lǐng)頭的人,部族首領(lǐng)也好猴子中的大王也好,送到京城。這些人大多會被處死。昭帝年老以后,有一次與太子說起這些人,就說將他們都埋在神道里,永世被大明皇族、守陵人踐踏,不得超生,無法轉(zhuǎn)生回生前的地方找大明藩王的麻煩。”
“當(dāng)時昭帝只是開玩笑,但后來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囑咐太子這樣做。太子召集全國所有出名的風(fēng)水大師商議,風(fēng)水大師們認(rèn)為不妥當(dāng),但因昭帝陛下堅持這樣做,他們只能提出意見說,埋在神道上達(dá)不到昭帝的想法,必須用石獸鎮(zhèn)壓。所以就將這些土人首領(lǐng)的尸體埋在石獸下面。”
“還有這樣的事!”唐瑛驚呼道,她隨即意識到自己聲音大了,趕忙捂住嘴,過了一會兒才松開,說道:“怪不得你說敬知叔叔即使知道也不敢寫進(jìn)書里。這要是大家都知道了,外國媒體該鋪天蓋地的炮轟昭帝陛下了。咱們倒是都不在乎外國媒體的議論,不過會給工黨和大同黨攻擊帝制的口實,還是不公開的好。”唐瑛倒不是很支持帝制,只是她覺得如果廢除帝制,國家肯定會動蕩一陣子,現(xiàn)在她們家日子過得不錯,當(dāng)然不愿意社會動蕩。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每次有人提出廢除帝制,都進(jìn)不了投票階段。
“只有皇族才能知道這件事吧。”唐瑛又道。
允熥笑了笑。朱師躅可不知道這件事,實際上即使是現(xiàn)在的皇帝也未必清楚。但他也不能說這是我前世就知道的,只能笑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