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迎戰(zhàn)敵軍-《漢末弘農王》
第(1/3)頁
書房內燈火幽幽,董白在李儒進來之前就已經退下了,董卓雖然寵愛自己的孫女,不過卻從不讓她參與軍事。
“據我軍細作來報,關東聯(lián)軍內部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袁紹雖然在各地安插了劫持快馬的人手,可惜事情終究已經暴露。”忽明忽暗的羊脂油燈照的李儒臉色陰森一片:“袁氏家族的袁紹與袁術二人之間更是拔刀相向,聯(lián)軍瓦解之日不遠矣!”
“哈哈哈,老夫有文優(yōu)相助,可無憂矣!”自從虎牢關淪落以后,覆蓋在董卓心頭的陰霾終于一掃而光,關東聯(lián)軍可懼者唯袁氏兄弟與孫堅也,而孫堅自折了祖茂以后便從此出工不出力,袁氏兄弟內訌,令他壓力大減。
也不管當初編織這張大網的人可是李肅,直接把功勞記在李儒的身上了。
“岳父大人過獎,若非岳父大人雄才大略,小婿縱然滿腹才華亦是無處施展啊!”李儒不大不小的奉上一記馬屁,將功勞照單全收,隨即又陰惻惻道:“不過小婿以為這還遠遠不夠,小婿打算拋出一塊誘餌,引得他們互相殘殺,如此才能我軍徹底的從這潭渾水中抽出神來。”
“哦?”董卓來了興趣,詢問道:“文優(yōu)有何計策?”
“想要引誘關東聯(lián)軍互相殘殺,除非天大利益,否則不足以成功!”李儒臉上流露出一絲凝重之色,一字一句的說道:“儒以為唯有以代表天下至高權利的天子璽,方能引誘聯(lián)軍頃刻間分崩離析,互相殘殺!”
“天…天子璽?”
董卓臉上流露出遲疑之色,玉璽可不是什么小玩意,當初始皇帝掃蕩六國統(tǒng)一天下,以世上僅有的一塊美玉和氏璧雕琢成玉璽,稱為之天子璽,唯有皇帝可用,代表著天下至高的權利。
秦末戰(zhàn)亂,劉邦率兵先進入咸陽接受亡國之君子嬰的投降,而作為投降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獻上天子璽,自劉邦接受了天子璽遂代表著昔日始皇帝建立的強大帝國的終結,而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
此后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征。
自董卓入主雒陽,為了拉攏關東世家而不敢貿然奪取天子璽,算得上是皇家最后的一塊遮羞布吧,只是此玉璽雖仍然由漢獻帝劉協(xié)保管,卻也不過是只有蓋章的權利罷了,其后董卓也逐漸忘記此事,只是李儒驟然提出來,才猛然想起來還有一個代表著天下至高權利的天子璽。
當然這對于只相信武力解決一切的董卓來說,天子璽雖然號稱代表天下至高權利,也不過時可有可無的東西,反正朝廷在他手里,有沒有玉璽這個東西,都無所謂,就算玉璽在他手里,天下諸侯也沒承認他不是?
“只是一個天子璽當真能引誘關東聯(lián)軍自相殘殺?”董卓明顯有些不信,在他看來天子璽更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和氏璧而已,倘若當真有人以天子璽引誘的話,肯定一巴掌甩對方一個耳光。
李儒陰冷一笑:“天子璽對于岳父大人來說不過是可有可無罷了,然則對于野心勃勃的各大諸侯,一個代表著天下至高權利的天子璽,足有讓他們頃刻間聯(lián)盟破裂,自相殘殺!最后無法西進雒陽!”
董卓輕輕頷首,既然可有可無的天子璽就能讓各大諸侯自相殘殺,有何樂而不為呢,反正對他對西涼勢力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損失。
“既是如此,此事便交付文優(yōu)前去運作!”董卓點了點頭,隨即又皺眉問道:“老夫前日聽聞雒陽內有小兒傳唱歌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此為何意?”
李儒眼眸深處掠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精光,這首歌謠實際上便是他暗中令人傳唱,而目的其實為了編織一張更大的網,一張足以掌控天下的大網,當初他輔佐董卓入雒陽,實際上不過順勢而為,然則直到關東諸侯組成聯(lián)軍討伐西涼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西涼勢力雖大,然則卻遠遠不足以以一己之力而挑釁關東群雄。
是以其目便是為了退回關中,昔年先秦時期,歷代秦王秣兵厲馬,坐擁崤山之險與易守難攻的函谷關之險道,秦國才能據險而東擊,最終橫掃六國,一統(tǒng)天下,而如今西涼地理位置與當初秦國幾乎一模一樣,唯有蟄伏起來學以先秦之勢,定能東出函谷一掃天下。
只是若要勸慰董卓退回關中,何其難也,更不用說朝中百官更是會加以阻撓,若不能設計令董卓起退入關中的念頭,縱使李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能掃蕩天下,也無處可施展胸中之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