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戰略-《歐皇的無限世界之旅》
第(2/3)頁
變成想打就打、想守就守,不用再受諸多條件的束縛。
至此,原本已經安靜下來的大廳內,重又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不過,南山卻沒有理會那些驚喜交加的目光,他只是看著劉虞,將早已構思好的答案道出。
“其實大人不必太過擔憂,因為時間是站在我們這邊的。隨著草原方向不再成為我們的威脅后,不管公孫瓚起不起兵,其結果都是一樣?!?
“沒有了胡人在一邊進行干擾牽制,等我們的兵力從草原上趕回來,公孫瓚那邊就將徹底失去進兵的機會,再想趁我們無力攻擊,只能據守的時候占據郡縣已經變得不可能,甚至連地盤都不敢多占,他只能是利用這段時間,盡可能將統治區域的人口轉化成兵力,才能抵抗一二,否則,分兵的結果,只能被各個擊破。”
“而且我們的優勢還不止如此,去掉了需要應對的防守兵力后,靠近草原的各州縣,將解放出來大量的援軍。這樣一來,這家伙拖的時間越長,面對的形勢就越不利。離我們最近的駐扎有大量軍力的地方,就是并州代郡,騎馬趕到這里,只需要三天時間,更別說,還能從靠近邊境的郡縣多抽調出兩三千的兵力。哪怕公孫瓚早有準備,針對大人實施了各種計策,最終也不過是證明自己不自量力,妄圖螳臂當車罷了。”
這方面,他在還沒回來之前,就已經想到了。
畢竟,相比公孫瓚在幽州范圍積累的龐大聲望,劉虞這邊可是一點不差,甚至某種程度而言,可以說更高。
因為仇恨不代表一切,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長期的戰亂影響。在舉起抗擊胡人的大旗之后,幽州每年都要因為公孫瓚的魯莽舉動,遭受更多的入侵報復。因為他并不能徹底地解決邊患,相反,不斷積累的仇恨,只能讓邊地的百姓過的更苦。
而劉虞,在升任州牧之前,就已經做過多年的幽州刺史。
其任職期間,利用宗室身份所帶來的威懾力,讓鮮卑、烏桓、夫余、濊貊等外族不敢再隨意冒犯邊境,同時建立互市,用中原繁華的物產換取來自草原的牛羊馬匹還有皮毛。不僅使整個幽州的經濟都得到了發展,還降低了胡人的入侵掠奪欲望,可以說是深得人心,當時的邊境百姓到處都在傳唱贊頌劉虞的功德。
只要不是傻瓜,或者出生時間太晚,面對這種明顯對比,都知道應該支持誰。
所以,哪怕公孫瓚可以蒙蔽得了一時,也蒙蔽不了一世,等到上述的那些援兵一來,很快公孫瓚旗下的將士就會明白,跟著這家伙走,只有死路一條。
當然,南山選擇幫助劉虞,并不是因為他骨子里是個和平主義者,比較欣賞這種懷柔的做法,而是現實需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