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反向布置-《歐皇的無限世界之旅》
第(3/3)頁
太自大了!
不過劉虞聞言,卻是失笑著搖搖頭。
“賢侄不知道,公孫瓚最開始是以州郡辟除的方式進入官場(征辟),雖說深受其岳父——涿郡太守賞識,升官不斷,但所任官職一直都是在州縣范圍里打轉。后來才在州郡官員的推薦下,舉了孝廉。而除了這僅有的一次赴京察舉外,他并不知道其他州的情況,因而才會小瞧了天下英雄。”
沒錯,雖然同是東漢最為重要的三邊之一,但幽州和并州、涼州這兩個地方根本不能比。
從西漢開始,附近的烏桓、鮮卑就已經早早歸順,就算偶爾會起兵叛亂,攝于以前的積威之所在,最多只是一少部分,只要朝廷大軍一到,很快便會投降、并交出首惡。就像原本歷史上烏桓人所做的一樣,在拿到足夠的好處后,馬上就用張純張舉的人頭換來再次寬恕臣服的機會。
換句話說,和草原上的這些家伙打,不僅沒有多少挑戰,功勞也不算多。
這種情況,導致厲害的家伙根本不愿意留在本地,有潛力的都跑到外面發展去了。
相反,并州、涼州所需要面對的情況就危險多了。
特別是并州,不止要應付反叛不斷的羌人部落——這可是連續三次,集整個大漢的軍力都消滅不了的頑固存在.....匈奴分裂后,內遷的南匈奴也在其勢力范圍內,必須要足夠的實力和部隊進行提防。也難怪董卓還有呂布可以在前期仗著涼州、并州騎兵將關東群雄打得潰不成軍,就是因為兩州的軍力跟武將水準,冠絕整個東漢。
放在整個大漢十三州的大環境下,可以說,公孫瓚以前那些和鮮卑、烏桓人打的有來有往的戰績,其本質,根本就是菜雞互啄。
也就是在這樣自以為是的狀態下,公孫瓚闖入了州牧府,然后,看到了依然健在的劉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