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道姑的身影并沒有從石壁上顯現(xiàn),而是在右面七八米處,身影搖曳著顯現(xiàn),長劍拄地半跪,腰腹之間鮮血汩汩,死死的盯住李汝魚,眼眸里無痛苦,閃耀著雀躍。 欲翻青山,既見青山的雀躍。 “十步一殺?” “荊軻?” 接連兩個問題,李汝魚不知道如何回答,這些是屬于自己的秘密,有人知曉是一回事,但要廣而告之又是另外一回事。 道姑顯然并不需要李汝魚回答。 她已經(jīng)知道答案。 一生練劍,未為異人時,心中的劍道高山便是那易水河畔的千古刺客,一個本不應(yīng)在青史上留下青名的刺客,卻因為出易水而刺秦王成了千古刺客。 她不服。 站在后世的角度來看,如果當(dāng)年換成自己去刺殺秦王,不說十拿九穩(wěn),至少不至于在秦王繞柱時無從得手——自己出手,哪有秦王繞柱僥幸的機會。 然而那終究是歷史。 不曾想自己來到了大涼,成為了一個異人。 在大涼,自己蟄伏于瀾山,本欲攀尋劍道巔峰,哪知曉永安元年時,觀漁城有個夫子一劍天河掛,后來知悉夫子就是那個詩仙。 詩仙在當(dāng)年大唐,只是砍過幾個山賊的劍道高手而已,真正的劍道青山是詩仙的老師金吾衛(wèi)將軍裴旻。 大唐的劍圣。 沒料到成為異人后,夫子的劍道竟然拔高到連裴旻也要仰望的地步,成了真正的劍道青山。 道姑欲翻青山。 她為了劍道,甚至愿意委身下嫁給一個只會磨劍的普通男人,天道酬勤,在大涼這個天下,她相信有一天自己能達到夫子的高度,甚至超過夫子。 但是今天—— 荊軻出現(xiàn)了。 道姑知曉,無論自己的劍道夙愿是超過夫子還是天下無敵,內(nèi)心真正的巔峰其實不是夫子,而是千古刺客荊軻。 因為我啊…… 是一名刺客。 我的名字,叫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絕對不輸荊軻——我欲讓世人知曉這一點。 無可改變的一點。 縱然受傷,縱然此刻可以離開,去蜀中尋找趙長衣,留得青山在還可以卷土重來,但當(dāng)李汝魚使出十步一殺之后,聶隱娘就知道,今日只有一戰(zhàn)。 死戰(zhàn)。 既然刺客之術(shù)輸給了李汝魚,那便正大光明的戰(zhàn)。 聶隱娘神情漠然,眸子里的精光閃爍著如孩童一般的雀躍,長身而起,長劍插在地上,看了一眼李汝魚,略有猶豫。 李汝魚讀懂了道姑的意思。 按說,作為一個刺客,不應(yīng)該讓敵人有休憩的機會。 但李汝魚終究不是荊軻。 他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有飽受夫子影響的俠義風(fēng)氣,絕不會做那等趁人之危的事情,更不愿意失去一個男人的胸懷氣度,默默的聳了聳肩,示意你隨便。 當(dāng)然,該殺則殺,這一點李汝魚從來沒有改變:哪怕沒有白起之心的影響,李汝魚也從沒有婦人之仁過。 聶隱娘眉頭挑了挑。 不遠處圣人廟里的廟祝呵呵一笑,還挺有男人氣概的嘛,這少年著實讓人討喜,雖是武大于文,卻有著讀書人的恢弘正氣。 極善。 嘩! 一聲裂響,聶隱娘伸手抓住襦裙,猛然發(fā)力將襦裙撕下幾條,將貞潔看得極淡的她,絲毫不在意這一撕之后,襦裙下露出了大腿,甚至大腿深處也隱約可見。 雪白刺目。 卻有沾染著腰腹處流下的嫣紅血,粗目驚心的視覺沖擊感,著實有些驚艷,若是西門大官人在此,只怕不拔長劍拔長槍了。 甚至如果李汝魚有這個想法,稍微蹲下一點,就能看見聶隱娘那靜好的長安幽城。 李汝魚視若無睹。 聶隱娘更是恬淡自然,在她看來,哪怕自己赤身裸體和李汝魚大戰(zhàn),也沒有絲毫不妥之處——一生癡迷于劍,這等肉身事何足掛齒? 有條不紊的包扎好傷口。 聶隱娘按劍目視李汝魚,“謝謝?!? 雖然無視貞潔,但還是謝謝李汝魚的敬重,以及方才的氣度。 李汝魚不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