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花小刀臉色一振:“你是說……” 一位部將立即醒悟過來:“李平陽知道我們剛大敗退防龍水鎮,兵力大損,絕對想不到我們會主動出擊,而且她也急著南下去取璧山縣進而逼向渝州城,若我們選擇出兵,到時候可以殺她一個措手不及?” 李汝魚點頭,“君子旗也是這個意思。” 另外一位部將有些不解,“可李副將你也看見了,咱們這群兵軍心散了,這樣的情況下出戰能有幾成戰力,只怕是送死的局面。” 李汝魚笑了笑,“無妨,穩定軍心的事情,大家努力做好便是。” 夏侯遲還是擔憂:“可咱們只有三千敗兵,李平陽有兩萬大軍,攻了昌州城后雖有戰損,但至少應還有一萬七八的兵力,三千擊一萬七八,沒有絲毫勝算才是。” 李汝魚深呼吸了一口氣,“不會出現這種局面。” 君子旗說過,若是李平陽翻牛頭山取璧山,那么龍水鎮這三千敗兵可以在牛頭山附近騷擾,畢竟有山的地方,李平陽的輕騎無法發揮機動性。 若是李平陽直奔龍水鎮,這三千敗兵只能選擇等來援軍后對方硬撼。 但李汝魚不打算這樣。 這些年看的兵書李汝魚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這個計劃成功,如果秦玉京分來的援兵足夠聰明,自己這個計劃,足以讓李平陽陷入絕境。 夏侯遲和花小刀對視一眼,兩人直接忽略了那兩位部將,然后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意圖。 于是同聲道:“愿聽調遣!” 李汝魚笑了。 兩位部將一臉莫名其妙,不過旋即恍然……他們作為天策軍低層將領,哪會不知道女帝之劍的種種故事,更知道當年觀漁城以前老卒南下,其實就是李汝魚和君子旗的共同手筆。 夏侯遲和花小刀兩人沒少吹噓這事。 當然,他們吹噓這件事的時候,主角基本上是他倆如何英勇神武一路大破敵軍,嚇得晉州霍姓武將獻城,嚇得徐州守將郝照避戰云云…… 是夜,夏侯遲等四人分頭行動,看望傷兵鼓舞軍心,為即將的出兵做準備。 李汝魚無所事事,于是夜巡軍營。 …… …… 篝火劈啪。 無數士卒或在營帳之中休憩,或在篝火旁發呆。 兵敗昌州的負面情緒籠罩著整個軍營。 在安靜的角落里,有個青年翹著腿,嘴里叼了根草,有一下沒一下的嚼著,仰首看著星空,在他身上,渾然沒有一丁點沮喪。 他叫徐驍。 徐驍今年二十有三,出身邊塞寒門,父母早亡,這些年背離故土,吃了無數苦受了無數罪,好不容易在天策軍混了個部將的低層官職,不曾想一場大敗。 但徐驍并不是擔心前途。 他始終覺得,蜀中和北方之亂,遲早會被平定,到時候會有更大的盛世,他始終覺得,自己就是那平定其中一方勢力的英雄,如果可以,他愿意平定北方之亂。 殺趙愭,誅王琨。 徐驍想當英雄。 為了那一刻,他準備了很多年,直到今日,他還記得當年那件事。 十六歲那年,徐驍去鎮北軍參軍。 沒能如愿以償,在離開時,遇見個穿一身黑衣的中年人,看似富家翁,身邊卻沒有一個隨從,似乎剛從鎮北軍軍營里出來,估摸著是開封官府的人。 黑衣中年人很隨意和徐驍搭上了話。 知悉徐驍想入鎮北軍后,那中年人笑問徐驍為什么要參軍。 徐驍想了很久,才說了一句,大涼軍伍不應只有岳平川和狄相公,還應有我徐驍一席之地! 黑衣中年人哦了一聲,“你很羨慕那兩人?” 徐驍搖頭,“不羨慕,他們能做到的事情,我徐驍也能做到。” 黑衣中年人輕笑了一聲,仿佛看見了年輕時候的自己,樂道:“那你能承受他們所承受的重壓么,不說狄相公,單說坐鎮開封的岳平川,北拒北蠻,深恐那一日北蠻鐵騎度過燕云十六州惑亂大涼江山,南望臨安,又恐被女帝所忌,讓岳家步了韓家后塵。” 徐驍沉默了一陣才說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黑衣中年人意味深長的唔了一句有理,離別時走了十數米才回頭說道:“有句話我還想說給你聽聽,當然,聽聽就好,今日一別之后,忘了即好。” 黑衣中年人說,亂世之王易得,盛世之臣難做。你只看見了他們在高處的榮耀,卻無法理解高處不勝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