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追趕已經(jīng)來不及。 糧庫大火,只搶救出不到半月的糧草,放火的人沒找到。 但不用找。 答案已經(jīng)很明顯了,必然是趙闊的手筆。 只是李汝魚怎么都想不通,趙闊作為趙室子弟,為何會讓昌州置于如此絕境,從他領(lǐng)援兵赴龍水鎮(zhèn),到石亭河被圍,再到今日燒糧庫出城,怎么看,他都不像是為大涼趙室著想。 不知道為什么,李汝魚倏然間一身冷汗,也許,趙闊增援龍水鎮(zhèn)的故意遲緩行程,并不是因為對屈居副將的不滿,而是故意讓龍水鎮(zhèn)處于西軍援軍的兵鋒之下。 也許,石亭河趙闊并不是狂妄自大的假傳軍令然后陷于圍困,而是故意中計被圍困。 趙闊的目的,難道是要敗光他領(lǐng)來的八千援兵? 為了什么? 叛涼入蜀? 這對他有什么好處? 李汝魚隱然覺得,這和趙括、白起之間的恩怨有關(guān)。 …… …… 昌州城外十里高坡處,有十余鐵騎迎風(fēng)而立,回身望昌州。 那邊火光沖天。 趙闊渾身披甲,腰間按劍,嘴角噙笑,很想說些什么,但他知道,不能說,若是說了,天穹就要落驚雷。 只能想。 趙闊很有些得意。 李汝魚,你那天問我,可知你是誰,你以為我不知道? 笑話。 從你在夕照山開始,我就懷疑你是那個人了,到瀾山之巔時,便確信無疑你是那個人,那個我來到大涼后,通過趙長衣之口才知曉你坑殺了我四十萬大軍的人! 從璧山縣領(lǐng)兵前來增援,我故意壓緩行軍速度,不料西軍那兩個渣渣將軍,行軍竟然速度比我還慢,沒能提前抵達(dá)龍水鎮(zhèn)。 石亭河一戰(zhàn),我故意率軍讓西軍包圍,就是為了消減你的兵力——畢竟要策反部將容易,策反天策軍士卒難。 女帝盛世,大概沒人相信大涼會就這么改朝換代。 無妨,給你留六千兵力又如何? 如今我再燒了你糧草,看你怎么守昌州城。 趙闊頗有些得意。 身后黑暗里,噠噠的馬蹄聲蜂擁而來,旋即黑暗里奔出五十騎,其中約有十人的戰(zhàn)馬畔,還懸掛著一顆昌州斥候的頭顱。 為首一人渾身披甲捉槍,來到趙闊身前下馬行禮,“有請將軍歸營!” 趙闊頷首,“走罷。” 女帝恐怕做夢都想不到,早些時候趙長衣在臨安時,就通過黑衣文人的牽橋搭線下和自己定下了盟約,如果將來趙長衣坐江山,那么黑衣文人必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公。 而我趙括么,就是新王朝的西方之王,一如當(dāng)年岳精忠。 沒錯,是趙括不是趙闊。 我就是長平之戰(zhàn),苦守四十六天最終兵敗的趙括。 但這一世…… 趙闊騎馬走了十余步,回首看了一眼火光微弱了些許的昌州城,天道有輪回啊,心里呢喃了一句:白起你個傻逼,這一次換老子圍死你。 讓你也品嘗一番永遠(yuǎn)也殺不出重圍的絕望。 那是何等的痛苦! …… …… 一行人在夜風(fēng)中遠(yuǎn)去,誰也沒注意到,在不遠(yuǎn)處的黑暗里,有個女子斜坐在樹上,甩著雙腿,有一下沒一下的嗑著生瓜子,腰間佩了秀戎刀,樹身上倚著一柄風(fēng)嘴梨花槍。 看著一行人遠(yuǎn)去,不屑的啐了口,“找死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