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章 朝堂風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1/3)頁
嘉興到臨安,其實很近,進得連嘉興的百姓,也可以自豪的說自己在天子腳下——自仁宗中興大涼之后,朝廷致力于官道修建,如今的大涼東西南北,官道縱橫貫通,確實有那么些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意思了。
休憩了一夜。
當然,這是真正的休憩,遠非之前更傷體力的“休憩”。
閆擎不走。
吳莫愁死在鴛鴦湖畔,吳漸不愿意為他收尸,這一點閆擎確實能理解,誰站在吳漸那個角度,都會難以接受。
而吳漸的瑯琊劍冢的家主。
這就意味著吳莫愁甚至連祖墳都進不去,閆擎只能在嘉興城外買了塊地,為恩師吳莫愁下葬,一代劍道青山落了個如此凄涼下場,倒是讓人噓噓不已。
李汝魚帶著阿牧和老鐵結伴回臨安。
說起來也是讓老鐵嘖嘖稱奇。
李汝魚還差個把月才到十八,然而阿牧的年紀,卻是二十有幾了,至于具體有幾,想來除了阿牧本人,大概無人知曉。
按說女大三抱金磚,女方也會強勢些許。
然而事實卻是阿牧像個無權無勢的小丫鬟,對李汝魚順從至極,溫婉賢淑得讓人大跌眼鏡,沒有主見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李汝魚的日子,簡直過得像皇帝,阿牧就是宮女,還負責暖床!
當然,這幾日暖不了。
老鐵嘴上說著羨慕。
事實上他真的很羨慕,蜀中妹兒可沒這么軟糯,他家那口子也不是吃素的主。
……
……
長亭外,古道邊,黃草碧連天。
臨安作為大涼京都,雖然如今天下戰事烽煙熾烈,但南方依然歌舞升平,臨安依然熱鬧非凡,哪怕是官道上,也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臨安城外這座折柳亭修在一條小溪畔,冬日水冷且清又淺,緩緩無聲的東流。
折柳亭周圍栽了些許柳樹,已枝葉落盡。
有亭有水有柳,這才是送別該有的氛圍,是以折柳亭畔衍生了太多詩家佳作,其中不乏流傳千古之作,比如兩個月前某一日,臨安柳春風被外放地方,在折柳亭便有驚艷天下的佳作誕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