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云臺閣輔政大臣名單確認。 云臺閣大學士,由北鎮撫司鎮撫使、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左散騎常侍、李汝魚權兼。 其余學士,有穩定大理而獲功提升起來的右散騎常侍魏禧,有大涼左相寧缺,右相周妙書,參知政事謝瑯,再加上其他五位六部尚書。 還加了一位。 傷愈之后的樞相公。 大涼朝堂上最為顯赫重要的臣子,皆位列云臺閣輔政。 大定元年中秋,女帝禪位。 趙禎登基,普天歡慶,大赦天下。 禪位之前,女帝有一系列的手筆:嘉會門附近御園里,那座容納了春秋五霸,外加吳夫差和伍子胥的春秋院,人間蒸發。 女子仕朝堂的江照月,本該調入臨安中樞。 不過在江照月一封旨意后,這位開創歷史仙河的罪人之女,成為北蠻都護府的行政長官,和岳單一起,一文一武工資北蠻。 卓宗棠被調入臨安樞密院,任簽書樞密院事,君子旗率領穿云軍,收編大風輕騎,又掌大定重卒,駐扎在壽州。 任紅嬋也去了北蠻,終于和岳單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件事女帝其實不同意,之所以還是成了既定事實,是因為這是李汝魚上的折子。 李汝魚上折,送任紅嬋去北蠻見岳單——李汝魚根本不怕岳單在北蠻反了大涼。 徐驍率北涼軍坐鎮開封,輔助岳單。 岳家王爺岳單,率領鎮北軍一直在北蠻草原,欲要磨碎北蠻鐵騎的鋒芒,徹底為大涼所用。 云州守將高麗仙,撥入西軍,為西軍副都統制。 霍姓武將亦入西軍,為都統制。 徐秋歌封王:蜀王。 徐秋歌的西境女王,代價極大,先是其夫君謝長衿致仕,僅在蜀中擔任幕僚,其后是其大伯徐繼祖致仕,加封振武大將軍。 蜀中,最終還是在女帝掌控之下。 在各地安穩之后,女帝尚未禪位,于是和兵部、樞密院一陣商討,最終和李汝魚共同拍板,將大涼各大駐軍改制。 說是改制,其實也就是匯整改編,徹底放棄了先前的天策、太平和扶搖編制。 如此不至于散亂難以管理。 徐驍的北涼軍和君子旗的穿云軍以及大定重卒,匯整為一軍,保留各兵種名稱,又統稱為大涼鐵脊軍,徐驍為都統制,君子旗為副都統制。 北蠻草原的鎮北軍依然叫鎮北軍。 西軍不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