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中午。 吃完飯。 喝完茶。 市領導們都回去了。 下午。 大禮堂。 剩下近千的企業家、校領導、教授來到這,要不是大禮堂裝不下,開園剪裁就放這里了,待所有人坐下后,唐青跨步上臺。 瞬間。 場面安靜下來。 “大家下午好。” “再次感謝各位的前來,我就直接進入正題,第一件事,和各大高校有關,我們園區,準備成立高校合作基金,規模一百億人民幣。” 此話一出。 眾人皆驚。 一百億。 在零八年,完全是筆巨款。 “這筆資金,主要是用于建立合作研究院,園區的項目,進行拆分后,可以打包給這些研究院,按照完成情況,獲得相應報酬。” “同時。” “也進行項目投資,各個高校的專家,教授,若有合適的項目,可以申請。若有專利技術需要商業轉化,也可以和我們合作。” “當然。” “不一定是和我們合作,智慧空間也是一個平臺,一個技術撮合平臺,評估后,會根據情況,尋找需求方,為雙方創造價值。” “。。。” 隨著解釋。 在場人不斷點頭。 “厲害。” 技術撮合平臺,有點像是阿里的淘寶,不過,淘寶賣的是產品,這里撮合的是技術,深入一想,就知道這個園區的可怕之處。 整合。 這是一種研發資源整合。 高校。 教授。 那些研究院,就像是吸管一樣,不斷吸取人才、團隊進入其體系,很快,就能形成讓人畏懼的科研力量,甚至堪比兩院。 此外。 那些苦于技術無法轉化成效益的專家教授,會蜂擁而至,也就是說,智慧空間園區能掌握第一手,而且是非常全的技術資料。 這種模式。 一誕生。 就幾乎立于不敗。 下方。 不少教授很意動,科研轉化,一直是個大問題,研發出一百項技術,按照華夏的情況,真正能轉化帶來效益的,也就不到十項。 太少了。 遠低于國外。 為此。 他們也苦惱。 研發出來沒人用,很鬧心,還容易被騙,進場有人找他們,開出的條件,和搶一樣,若有一個公平的技術交易平臺,可是福音。 他們看著唐青。 發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