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區內。 唐青把主要的配套設施看了看,便離開了,還算滿意。在一般人的眼中,這里絕對是頂好的小區。 設施全。 面積大。 綠化好。 ...... 幾乎找不到缺點,和周邊樓盤一比,簡直是碾壓。現在才一零年底,京城的房價,剛起飛沒多久。 十年后。 翻一倍,絕對不夸張。 可是。 在唐青看來,依舊有點缺憾。不說緬痶,就說緬亞銀行集團在非洲的那些城建項目,也別墅成群。 這里。 卻還要修十幾層,面積不夠大,樓層也太高。 還有。 “。。。” 好吧。 修都修了。 多說無益。事實上,倒也不是唐青在自己打自己的臉,同意一個不完全滿意的方案,只是心有所感。 出門。 遠望。 無數樓盤,恨不得修上天。感覺不是住進房子,而是住進籠子。自己能做的,僅是自家建的籠子。 矮一點。 。。。 此時。 下一批建房的地段,其實都已經買好,面積自然更大。因為到時候有資格的員工,比現在多很多。 這批。 三萬六千套。 下批。 則是翻了三倍多一點,按照十二萬套來規劃的。這個數字,乍一看很多,但細細一想,十分正常。 第一批。 給的是從零四年開始,到現在為止,滿足條件的員工。下一批照顧到的是截止一五年滿足條件的。 也就是四年后。 所以。 這么一算。 數字就沒那么嚇人了。平均一套補貼價是六十萬(包括配套、裝修),一萬套,才補貼六十個億。 十萬套。 就要帖進去六百億人民幣。 多嗎? 額! 對一般民營企業來說,的確很多。但對唐青來說,才六百億而已,連青元科技一年的利潤都不到。 忽然。 唐青腦子里冒出一個想法。 要不。 把百萬作為目標? 有生之年。 排除緬亞銀行集團以及其他戰士們的產業,在華夏,給員工提供一百萬套住宅,這個成就挺不錯。 而且。 相當簡單,有錢就行。 百萬套。 六千億。 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完成,真心。。。沒有壓力可言。好吧,就這么定了,就當刷一刷聲望度啥的。 反正。 只要按照現在的工齡資格分房制度,不需要唐青做額外的事,僅僅是等著那一天的到來,就可以了。 果真。。。好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