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合同是早就擬定的,由萬青礦業(yè)和緬亞黃金集團簽署,除了百分之十的分紅,還有保底。” 這事。 自然是他臨時起意。主要還是懶得開采銀礦。至于合同方面,不要太簡單,偽造起來分分鐘的事。 查? 也得查得到才行。 要知道。 萬青礦業(yè)的注冊地,并不在國內(nèi)。合同的需求方和服務提供方全都不在華夏,操作起來更是簡單。 一聽。 柴仁便沒了懷疑。 再說。 這么大的事,不可能是臨時起意。 “保底?多少?” 柴仁好奇地問。 “六億亞元。” 唐青隨口報了個數(shù)字。 “還行。” 柴仁點了點頭。六億亞元,以現(xiàn)在人民幣和亞元的匯率,那就是八億人民幣,比預想的高一點點。 這下。 至少不會虧本運營。 八億。 就算沒有勘探和采掘到東西,也足夠浮游號一年的工資+福利+獎金+各種損耗,總之不可能折本。 想大賺。 那就得看運氣了。他也沒問礦區(qū)在哪,問了又有何用?在人家的專屬經(jīng)濟區(qū),還能過去搶了不成? 全緬。 國有金礦企業(yè),全部關停。 因此。 緬亞黃金集團,幾乎可以算是緬痶最大且唯一有資格還繼續(xù)勘采金礦的企業(yè),外企根本無法插手。 要真有大金礦,也只能人家賺那個錢。 市場化? 競爭? 在緬可不好使,在零上臺后,經(jīng)濟開始向‘計劃’方面傾斜,事實證明,市場經(jīng)濟不是絕對的好。 計劃經(jīng)濟也不是絕對的差。 一切。 看人。 最好的方式,是兩者結合。 。。。 隨和新聞發(fā)酵。 鄰居。 印度。 又是無數(shù)人傻眼了,剛黑完,認為唐青會虧本,可打臉來得如此之快。隨便一挖,就是個大銀礦。 越看。 越郁悶。 越看。 越抓狂。 臉上紅的不行,一部分是臊的,另一部分則是羨慕嫉妒恨。出銀口一塊塊銀錠,不停歇地涌出來。 一點都沒有停歇的架勢。 太氣人了! 怎么好事都被唐青占去。 “肯定是一層銀礦皮。”有人叫囂。 “對。” “等著吧,很快就又是石頭,所有的運氣,已經(jīng)用完。” “沒錯。” “。。。” 一邊嚷嚷。 同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