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1/3)頁
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
李君閣搖頭道:“這都還是青勾子娃娃呢,就開始好勇斗狠了!”
育爺爺笑道:“分窩后小公雞就進入猛長骨頭的時期了,行話叫‘拔節’,這時候除了飼料要精,還要拿帶皮帶殼的蟲子給它補鈣。 ”
李君閣點頭道:“嗯,就跟青少年要多喝牛奶一個道理。”
“等到拔完節,關節長硬后,就要立刻‘加罩’,扣在柳條罩子里,只在早中晚放出來訓練,同時防止交配流損精力,然后就可以開始‘頭竄’了。”
“頭竄就是初斗,初斗就是看看小公雞的斗口跟打法,斗口是看雞有沒有膽量,打法是看雞有沒有靈性。”
李君閣點頭道:“這就是亮劍的道理了。”
育爺爺繼續道:“頭竄下來保養二十來天,可以進行二竄,頭竄一刻鐘,二竄兩刻鐘,兩次下來,斗雞基本就選定了。”
李君閣表示秒懂:“這之后就該進入職業運動員生涯了是吧?”
育爺爺道:“對的,之后就要開始練起來了,手法分攆,跳,盤,抄,蹲,拉,推多種,飼養也要改成葫蘆瓢,保證嘴巴尖利。”
“從此開始,飼養就要更加講究了,所謂三菜三花三小三平,就是三天菜食,三天菜食加干糧,三天少量干糧,三天略少的干糧。這個過程稱為‘刷膘’。但是要注意不能刷多了,刷多了那就叫‘虧膘’。”
“刷膘之后,脂肪基本去除干凈,肌肉結實,就該進入大練了,每天早上用包上軟布的木棍調教,從慢到快逐漸加量,練上半個小時,加罩休息,十點鐘再放出來‘散風’,就是自由活動,之后中午飽食,飽食后再次入罩休息。”
“這時喂料就更要講究了,飽食后糞便排光,才能上水。所謂‘水不見食,食不見水’,水食不分容易‘宣膘’,導致脂肪堆積肌肉無力。”
“飽食的時候還可以用木棍撥拉,練習‘飄功’,就是練出一心二用的本事,以后進攻的時候可以隨時在半路轉為防守躲避,增加招法的靈活性。”
“歇到下午三點,就又該散風了,散風的的時候要練‘溜功’,就是讓雞一直快走,既不能停也不能大跑,這是進行耐力訓練。類似武人的蹲身扎馬抖虎叉。”
“散風兩個鐘頭,加罩休息,晚上九點墊食后還有夜練,夜練有抄,拔,搓,跳等等……”
“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所謂‘攆七歇八’,就是七天高強度訓練,八天恢復性訓練。”
“每個月還要練一爪,就是一次實戰性訓練,斗完后要清理頭口的污血,稱為‘洗頭’,然后檢查腿腳,涂上碘伏。為了防止斗后內熱堆積在體內,還要飽飲大黃泡水清熱去火。”
“斗前兩天訓練全停,養精蓄銳,然后就可以拿去‘亮爪’了。”
李君閣搖著腦袋說道:“難怪它這么囂張,國家培養一個職業運動員也不過如此了吧?就差文化課了!而且我還沒聽說那個運動員吃飯的時候還被教練用棍子戳著練反應的!”
阿音捂著嘴笑:“那還不得搞出胃病來!而且我估計運動員聽文化課的時候跟斗雞加罩差不多,呆著是老實呆著,不過練了一上午后還能聽進去幾個字,難講!”
兩人哈哈大笑,育爺爺帶著大家回家,還要準備明天串寨的禮品,新衣服,頭飾等等呢。
阿音不去游方,倒是無所謂,歐奶奶還是給她準備了一個苗繡的挎包帶子,一把壓發的小銀梳。
瞅著屋檐下天天叫他起床的畫眉,李君閣還沒有開口,育爺爺就說道:“今年就不帶它了,這半年來寨子里好多事情,都沒來得及調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