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二十九章 《出師表》的另一種讀法-《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2/3)頁

    “還有這里,‘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不是拿爸爸的丑事打娃子的臉嗎?通過這種方式來抬高自己,順便顯擺自己的老資格?”

    “這就好比跟小董事長說,當年你爸爸老董事長不太懂事,差點就被別人打得叫爸爸。幸虧老子教他做人才走到今天……”

    “這在職場倫理學上有點說不過去吧?你們說,以孔明先生的聰明智慧,會犯這種錯誤?”

    “還有這里,‘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還有這里,‘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啥意思?翻譯過來,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不是我想天天盯倒你娃,這是老董事長安排的。等等這不是空口白話喲!你爸爸有遺囑的喲!法律都承認效力的喲!”

    “這不是一再抬出父親來壓兒子,強調自己是顧命之臣嗎?”

    “中間還有一段數人頭,看這里,侍中,侍郎,尚書,長史,參軍,還有這個將軍向龐……這是亮肌肉嗎?他們都是你的人?從軍隊,朝堂,甚至是內庭,你都已經全面把控?這是要逼著阿斗哭瞎的節奏?”

    “如果換成是我,即使有孔明先生在蜀漢的地位,這些話,我是絕對不敢對劉禪說得如此直白的。”

    “推己及人,要是劉禪讀到這篇表文,我相信我能想到的這套思路,他也應該能想到。這是帝王心術決定的……”

    “這篇文章,多數人都是站在諸葛亮的立場去解讀,那自然是高山仰止萬古凌霄。可是要是站在劉禪的角度去讀一讀,他心里可不一定會舒服。”

    “你說要是一般的君臣關系,做皇帝的得對自己這樣的手下多么忌憚?但是諸葛亮偏偏就這樣說了,這不是君臣相處之道的常態啊。偏偏還收錄進了陳壽的《三國志》,這就太值得玩味了。”

    梁慧麗說道:“那只能說明諸葛亮正大光明,不計后果也要喚醒劉禪對時局的焦慮感。”

    李君閣搖著頭道:“梁丫頭,先生他不是單身,他有家族,有妻子,有后人,有追隨者,不可能全無拖累顧忌。他真不怕自己死后受到霍光那樣的清算?”

    “我倒是覺得有兩種可能,其一,《前出師表》真系偽作,后人模仿前人說話,那當然可以肆無忌憚,表現出一種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能臣狀態,說白了就是一種YY,沒有考慮實際情況。”

    “其二,如果是真的,那諸葛亮對劉禪就太了解了,劉禪對諸葛亮也太了解了,他們間的交流,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我只能說這就是君臣相得,放言無忌。真如大蘇評價的那般:‘簡而且盡,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也如你所說,先生正大光明!”

    說完轉頭問梁慧麗:“梁丫頭,你愿意相信哪一種?”

    梁慧麗默然了一陣:“我還是愿意選后者,我寧愿相信世間有這樣的政治家,歷史上有這樣的君臣。”

    李君閣也喟嘆一聲:“其實,我也愿意選后者。如果是真的,我會推翻對諸葛亮的一切負面評價。或者只有他,才敢在君王面前直而無忌地發出如此振聾發聵的聲音。”

    “無論如何,這樣的人,考究他過往功績,研究他的文字表章。能夠不計個人得失身后安危,用心良苦地勸誡自己的君主,是擔得起‘志慮忠純,貞良死節’這八個字的,雖然還是出于對自己集團利益的考慮,卻已不容易了……”

    梁慧麗都要抓狂了:“你這個百分之百的懷疑論患者!最后那句給我收回去!”

    看完碑帖,幾人又去轉了轉博物館,錦鯉池,然后從另一邊出來,來到了錦里。

    錦里就是武侯祠邊上一條步行街,幾人在步行街上走著,看著笑語盈盈的人群,李君閣吟道:“‘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這份情懷,在現在熙熙攘攘的錦里上走著,可是再也找不到了。”

    “立德,立功,立言,是所謂儒家倫理思想里的三不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