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沿溪行-《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3/3)頁
梁慧麗這才反應過來,對呀!當時協議上說好的,五條溪都在他承包協議范圍內,這娃一直一碗水沒端平,把李家溝伺弄得跟花兒似的,將盤鰲溪丟這里不聞不問,現在還想從窮官府身上薅羊毛!
一拍大腿:“阿音說得對!這本來就是你的承包范圍!你不搞好,休怪我追責,你這算不算承包后不作為?”
李君閣不由得翻白眼:“喂!當官的還講不講良心了?兩年整出五個億的盤子還叫不作為?”
梁慧麗咯咯笑:“不管,當官的在盤鰲鄉坐著呢,你不在當官的眼皮子底下搞點政績工程出來給當官的長臉,就是不會做人不大懂事。”
李君閣說道:“老族叔看見沒?啥叫衙門八字朝南開?”
老族叔說道:“啊?皮娃你們在說什么?老族叔耳朵背沒聽見!”
一船人都哈哈大笑。
笑過一陣,李君閣說道:“集團不是不弄盤鰲鄉,一是以前能力有限,二是以前大家意識不到位,集團搞這事兒只能是逆水行舟事倍功半,再等等吧,等到李家溝四百戶民宿搞定,懸天寨四百戶民宿搞定,就到了我們上河李家反哺下河李家的時候了。”
“再此之前,我們先將盤鰲溪的名頭逐漸經營出來,配合分期分批投放使用的民宿,和日漸增長的游客數量相匹配,保證開張一家就有一家的生意,這才是經營之道。”
二月末的盤鰲溪,水位還低,水流也輕緩,過了盤鰲鄉鄉治范圍,房屋就逐漸減少,耕地逐漸增多。
最高水位線的上方,都是油菜地,油菜花已經開始打花骨朵。
再往上,都是積水的水田,這是老鄉們已經追了泥糞,修了田坎,準備開秧了。
最高水位線下方,都是細膩的紅色沙土,丹崖地貌被侵蝕風化后滾落下來的石頭,在大自然億萬年的搬運磋磨下,變成了紅岸綠水的奇異景觀。
過了盤鰲鄉鄉治所在,水質明顯改觀,紅砂土的吸附凈化能力很強,加上上游沒有了污水排放,重新變回了一流水質。
水面和兩岸景觀雖與李家溝相似,不過明顯少了很多東西。
李家溝各條溪流,現在正是早上魚類鳥類活動的高峰期,滿河魚星點點,樹上鳥兒飛舞覓食,那叫一個熱鬧。
而這里,一片死寂,河里一個魚星見不著,岸邊紅砂地上一點野獸活動的蹤跡都看不到,遠處竹林里間或一聲鳥鳴,反而更增加了清冷的氣氛。
一條死溪!
李君閣搖了搖頭:“老族叔,按理說每年漲水,總會帶來不少紅水河里的魚苗,怎么會搞成現在這個樣子?走了這么久,怎么就一個魚星都看不到!幾個魚苗能值多少錢?一個游客能讓鄉里掙多少錢?這不是舍本逐末嗎?”
老族叔臊得滿臉通紅:“皮娃,這番道理我們以前不懂,上河李家的學問一向比我們高明,見識比我們通透。”
“現在我們懂了,你放心,今年漲水,一條魚我們都不禍禍。”
第(3/3)頁